最終一名少年慘死街頭 如何規范網絡游戲再成社會關注熱點
法制日報記者 吳亞東 法制日報通訊員 童文艷
一群“90后”少年僅因一點小事就在新疆烏魯木齊市某小區門前決斗,最終一名少年慘死街頭。記者探尋原因發現,這起悲劇背后竟隱藏著一個危險性極高、被網友稱作“最佳一夜情游戲”、“中國最大的婚姻介紹所”的網絡游戲———“勁舞團”!
一樁游戲釀街頭慘案
3月2日22時,“90后”少年小劍、小杰和小飛在烏魯木齊市某網吧玩“勁舞團”游戲。其間,在另一家網吧上網的凱寶也在玩此游戲。凱寶用自己的賬號建立了主機游戲,并與一名網名為“邂逅感”的女性玩家邊聊邊玩。
此時,小杰也進入了凱寶的主機游戲,在凱寶與“邂逅感”聊天的過程中,小杰也打字與“邂逅感”聊天。凱寶覺得小杰打擾了其與“邂逅感”的聊天,就將小杰踢出主機游戲。很快,小杰和小劍再次進入凱寶建的主機游戲,兩個人一上來就開始大罵凱寶。三人僵持不下,凱寶火冒三丈,在游戲中留言:“我就在某小區,有種你們就來呀!”隨后,凱寶還給對方留下了電話號碼。
半小時后,小杰、小劍糾集朋友小飛、茍子四人來到烏市某小區門口,之后凱寶也帶著朋友小鵬等5人來到現場。雙方在互毆過程中,致7人受傷,其中小飛用匕首捅傷小鵬,小鵬當場死亡。
4月8日,烏魯木齊沙依巴克區人民檢察院以小飛涉嫌故意殺人罪,小劍、小杰、茍子、凱寶涉嫌聚眾斗毆罪對他們依法批捕。
少男少女情陷“勁舞團”
記者注意到,幾名少年在向警方談起“勁舞團”游戲時,都表現出一種超乎尋常的癡迷。那么“勁舞團”究竟是個怎樣的游戲?它的危害性到底有多大?
據了解,“勁舞團”游戲的玩法簡單,主要就是使用鍵盤按鍵,依據電腦上的音樂、動作跳舞。該游戲表面是歌舞類游戲,但其間名目繁多,游戲中不僅可以談情說愛,還能花錢刷一次喇叭痛罵不喜歡的人。
記者走訪了幾家網吧,并與幾名玩家進行交談,一些玩家的言論,讓記者瞠目結舌。玩家“風之舞”說:“勁舞團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平臺,在里面你可以說一些在現實中難以啟齒的話。”玩家“V8”更是語出驚人:“如果想找小妹妹,就玩這個游戲,碰到一拍即合的,就去開房!”
游戲最終受害者是孩子
網友小艦告訴記者:“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勁舞團’里充斥著越來越多的低俗話題。15歲的女孩子喜歡自稱‘娘’,17歲的男孩子則自稱‘爺’。在現實里,無論多丑的女人,在‘勁舞’里穿上好看的服裝后,都變了成極品貨色。‘勁舞’里的男人,都是帥哥,成熟點的打著領帶、穿著西裝,瀟灑得難以形容。一些抱著特殊目的人,對這個游戲更是樂此不疲,專門利用此‘獵美眉’。”
記者查閱有關資料得知,“勁舞團”游戲是由韓國某公司于2004年開發的,屬于音樂舞蹈模擬類游戲。2005年,該游戲被中國的一家網站代理。目前已發展成為有80萬人在線的大型網游。不過,也有不少玩家在網上痛斥“勁舞團”,稱它是“中國最大的婚姻介紹所”、“最佳一夜情游戲”、“最佳帶壞青少年性行為中介”。
新疆財經大學學生魏英說:“我們宿舍里就有兩名女生沉迷于這種游戲,不斷花錢買裝備、服裝。但我認為這款游戲危險性極高,在網絡平臺上,注冊人員身份復雜,很多女孩碰到高級別的玩家就失去了理智,對方一發出邀請就去約會,孰不知這背后可能隱藏著諸多危險。”
烏魯木齊市市民李娜認為,不健康的網絡游戲是未成年人的陷阱:“經常可以從媒體上看到,少年因玩網絡游戲與人發生斗毆造成血案的報道,最終游戲的受害者還是未成年人,這杯網絡毒酒不該由孩子來埋單。”
烏市沙區檢察院偵查監督科科長張金民告訴記者,“本案中受害人小鵬的死令人深思:一是糾集打架的嫌疑人完好無損,卻讓無辜的小鵬當了網絡游戲的犧牲品,二是此案給網絡監管部門敲響了警鐘,規范網絡游戲,保護青少年刻不容緩!”
接受記者采訪時,新疆社會科學院副研究員王磊的一番話可謂語重心長:“‘勁舞團’游戲已經誘導了一批少女過早地與男性玩家發生性行為,甚至像本案一樣,僅為爭著與女玩家聊天,便引發血案。這實在值得警惕!建議有關部門對于不適合未成年人玩的游戲加強監管,對危害青少年的游戲進行干預;同時,家長應適時地教育引導未成年人。”(文中人物為化名)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作為國際知名、并且擁有大量用戶的SNS網站,facebook自然不會放棄中國這個擁有無數潛在用戶和商機的市場,入華是遲早的事情,只是迫于一直找不到機會。 這兩日關于facebook入華的事情又被各大門戶炒起來了,不知道這>>>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474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