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yè)新聞網訊】(記者 于閱)6月15日,在騰訊合作伙伴大會上,騰訊公司CEO正式提出了醞釀了三年之久的開放平臺計劃,馬化騰認為,以Facebook和Twitter為代表的社交網絡正在重新定義互聯網,社區(qū)、開放將是未來互聯網產業(yè)的潮流和趨勢。
馬化騰表示,所謂的真正開放不是允許第三方合作伙伴把產品放在自己的平臺上,而應該是關系鏈的開放,并且不能因關系鏈互動過量而對用戶帶來騷擾,開放也不是簡單的賣入口賣流量,騰訊開放平臺將提供全方位的服務。未來騰訊的開放平臺,將不僅僅在于開放接口,而是更重要的關系鏈。只有通過關系鏈的盤活,才能真正發(fā)揮開放平臺最強大、最核心的價值。
然而,馬化騰看似意志堅決的開放計劃卻遭到了業(yè)界的質疑。
中國聯通成都龍泉公司總經理韓遠提出了他對騰訊開放平臺的6點看法:1、模仿之路已走完;2、流量為主的互聯網時代也被終結;3、有用戶就可以捆綁用戶的sp時代行不通了;4、生態(tài)平臺全方位開放找到了自己優(yōu)勢就是這6.7億用戶;5、平臺森林必須吸引到從微生物到老虎全方位開放才會越做越大;6、光有平臺是不行的,平臺加移動互聯是未來。
淘米CEO汪海兵提出了他對開放的理解,首先,開放不是用來宣布的,好像Apple、Facebook沒有宣布過開放,開放應該是一個系統自然本能屬性;其次,開放不是解決所有問題的萬能解藥,更加不是唯一選擇,開放不應該是目標追求,而僅僅是某種模式的基因使然。
對于騰訊的開放平臺計劃,有評論稱, 開放是一種商業(yè)模式,有本地化的開放,但也有封閉之后的開放,只是出于產品或企業(yè)自身商業(yè)上的考慮。開放不只是一種態(tài)度,更多是一種能力,包括技術上的以及市場的能力,同時開放和封閉并不見得誰就更好,封閉一樣需要智慧和能力。
盡管馬化騰的“開放說”屢遭質疑,但是社區(qū)、開放將是未來互聯網產業(yè)的潮流和趨勢這一現實不可否認。康盛創(chuàng)想CEO戴志康發(fā)表了他對開放的理解,創(chuàng)新、開放、責任是偉大公司的共同基因。在中國真正有望成為偉大公司的企業(yè)不多,騰訊、百度等,盡管飽受爭議,但不能否認目前中國互聯網很多開創(chuàng)性舉措都是有這些有責任的公司率先試水。通過與產業(yè)鏈不同層面公司的廣泛合作,建立起共贏互利的生態(tài)系統,再次詮釋了,能力越大,責任越大。
相關鏈接:
評論:騰訊開放事關生意 無關道德
馬化騰:騰訊的開放是關系鏈的開放
推薦閱讀
Twitter首屆“Chirp開發(fā)者大會”展開首日議程,新浪科技前方報道團隊,在大會現場進行全程直播。TwitterCEO和產品管理總監(jiān)在此間表示,Twitter目前暫無入華計劃。 北京時間4月15日凌晨消息,Twitter首屆Chirp開發(fā)者大>>>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馬化騰的“開放說”被業(yè)界懷疑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475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