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 葉書利】4月12日,阿里巴巴集團向旗下支付寶公司追加投資50億元,成為中國第三方支付領域有史以來最大的單筆投資。與此同時,時下坊間傳言,央行著力構建的第二代支付系統的“先行軍”——網銀互聯應用系統,將于6月底前上市運行,目前,首批十多家試點的主要商業銀行正有條不紊地進行著系統測試工作。
兩條消息相繼面世之下,很多人又開始將馬云“我隨時會把支付寶獻給國家”這句話從灰塵中搬出來咀嚼了。
對于此,13日上午,支付寶公眾與客戶溝通部負責人陳亮出來辟謠說,“這是目前媒體對支付寶最嚴重的誤讀。”
陳亮的理由有二:首先,“我隨時會把支付寶獻給國家”這句話有一個前提條件:“如果國家有需要”。但“國家現在都沒有提過這個事,國家也沒有提過要把支付寶獻給我或者怎么樣”;其次,如果真要獻給國家,也存在一個怎么獻的問題。“怎么獻”這個問題上可以有多種選項,比如說在交易過程中,憑借支付寶3億多的龐大用戶基礎,支付寶會產生海量的數據,這些數據從一個側面可以真實反應每一個人的誠信情況。“如果國家建設誠信體系有需要,我們這個誠信體系這些數據可以無償納入到國家的誠信體系中去。所以我覺得這也是獻給國家的一種表現,并不一定是說把支付寶的資本結構改成國資,這就叫獻給國家。”
記者非常贊同陳亮對“我隨時會把支付寶獻給國家”這句話的新解讀,或者說對本來就被誤讀的意思進行的澄清,尤其是最后一句話。道理很簡單,現在是市場經濟,在競爭中所有制結構不同的經濟體間是平等的,核心的問題是效率,或者說為用戶創造價值的能力。因此,目前活力四射的支付寶為什么非得貢獻給國家,理由何在?為什么要獻?再說,如果國字號的金融機構當初要是能夠發展好第三方體系,還有支付寶的發展空間嗎?既然如此,發展狀態良好的支付寶為什么要在此時或以后獻給國家呢?退一步說,要是未來某一天,支付寶發展不好了,那也不是獻給國家,而是按照市場經濟優勝劣汰機制被市場淘汰。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威比獎是由美國國際數字藝術與科學學院主辦的評選全球最佳網站的獎項。這個獎項開始于1996年,有“互聯網界奧斯卡獎”美譽,到目前為止共舉行過十三屆。威比獎威比獎的評選注重于創新和技術上,而不注重商業模式和盈>>>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馬云“隨時獻給國家”一說改版了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477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