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撤出,猶如一粒石子,讓原本百度獨大的中國搜索市場再起波瀾,面對Google留下的30%市場空白,除了死敵微軟、百度之外,網易、騰訊、搜狐這些二線梯隊都或明或暗地采取著行動。但正如所謂“震耳欲聾的寂靜”, 在前捕蟬的螳螂們心神不寧,伏在其后的黃雀“國家隊”卻早已蓄勢待發。
3月23日,Google突然宣布退出中國,留下價值3億美元以上的搜索廣告市場真空。整個中國的搜索行業都為此沸騰,除了老大百度之外,網易、騰訊、搜狐這些二線梯隊都或明或暗地采取了行動,而在他們之后,中移動這類的“國家隊”,也開始蠢蠢欲動。
3月23日上午,很多通宵守候谷歌消息的記者還沒有睡醒,就接到了搜狐公關經理的電話:“charles(張朝陽英文名)要對谷歌退出中國發表看法,請參加。”
幾個小時后,戴著黑框眼鏡的搜狐CEO,46歲的張朝陽出現在擠滿記者的會議室里,施施然地坐下,翹起一只腳,腳上的croc鞋有節奏地點著地:“對于谷歌退出中國這件事情我也不做太多的評論,以及過去我掌握的內幕也不做任何說法。我們今天要聊的是,谷歌退出中國這個事情已經成為現實,往下走怎么走?”
2005年,約翰·巴特爾在研究Google的專著《搜》中,談到Google創始人在面對中國問題時,最困擾的問題是“沒有人能在中國市場我行我素”,而對于理想的“完美搜索”而言,搜索引擎還有許多地方需要改進。
現在,我行我素的Google走了,對于后Google時代的中國搜索市場而言,可以騰挪的空間似乎突然變大了很多。
這為張朝陽的搜狗創造了機會。幾個月前,張曾在公開場合“放炮”,抱怨“不完全的市場經濟在無時無刻地妨礙競爭”,要求“對政府權力的限制和對公平性的追根問底”,對“權貴資本主義”說不。但現在他認為“放一次炮就夠了”,搜狐旗下的搜索引擎搜狗,將同政府愉快合作,成為后谷歌時代的搜索業界領導者之一。
“騰訊搜搜正在用高出市價的待遇爭奪人才”。在張朝陽看來,搜索大戰已經打響。盡管在技術、市場等策略方面的考慮仍未成熟,但搜狗輸入法5.0仍然必須高調上線,同時宣布“搜狗搜索將在2010年全面發力”。
“搜狗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土地上,當然要接受審查。”張說,“谷歌的市場萎縮將會很快。但是逐鹿中原到底是百度獨大,還是說有幾家能夠分噬百度的市場,這是好幾年的戰爭——一場惡戰。”
“搜索就像核武, 必須有一個”
仿佛在一夜之間,所有搜索引擎都意識到,戰爭開始了。一則消息開始流傳,稱微軟必應(Bing)已挖走谷歌業務部門三名員工,某Google代理商則透露,必應將全力開拓中國搜索市場。又過了幾天,百度低調與奇虎的360瀏覽器合作,將訪問Google搜索失敗的用戶直接導入百度。
4月2日,騰訊搜搜正式啟用“搜搜更懂你”品牌口號,并首次對外公布發展戰略,宣布將打造具有騰訊特色的“個性化”、“社區化”、“智能化”和“移動化”搜索服務。同搜狗如出一轍,發布會上騰訊聯席CTO熊明華也稱“2010年是搜搜的發力年”。
同一天,網易有道正式拿到《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有道文檔上線,緊接著網易有道駐京數百名員工正式搬進了裝修一新的新辦公室。
而與谷歌搜索合作的新浪也在悄悄發生轉變。一度被放棄的自主研發搜索引擎“愛問”又悄然露面,成為谷歌退出期間新浪搜索的備選。新浪公關經理陳金國向記者表示,新浪與谷歌解約后并未公開招標,并不排除在過渡期后使用“愛問”(i ask)的可能。
4月8日,搜狐再次高調召開發布會,搜狗瀏覽器新版上線,同時強調搜狗的“創新”和“差異化”。
從媒體的接連報道可以感受到,這儼然已是一場戰爭。Google退出后,與其解約的人才及代理商成為爭奪焦點,諸多細節被挖掘出來,放在放大鏡下供人觀賞。最知名的段子是,騰訊搜搜和網易有道的業務經理,悄悄去上海爭奪同一家谷歌代理商,但卻在同一個航班上不期而遇。
口水大戰也毫無意外地爆發。搜狐首席技術官王小川說,搜狗是抄襲成風的中國搜索市場里的“鯰魚”,專注為用戶帶來創新體驗,搜狗輸入法裝機量已經超過2億,搜狗瀏覽器則“不卡不死”, 引領了瀏覽器市場的變革。騰訊聯席CTO熊明華強調搜搜的“搜索第二”身份,指出搜搜投入已接近5億,擁有龐大的QQ用戶,搜搜團隊目前有500人,但兩三年內將會超過1000人,屆時廣告主則將達到“10萬級別”。
網易有道則以“最像Google的搜索”自居。網易郵箱有3億賬號,從郵箱右側文字廣告,到有道在統計翻譯領域與Google、微軟的齊頭并進,再到有道在線文檔、OCR功能,即將上線的微博搜索,乃至于代理商策略,以及不張揚的宣傳策略,人們都可以發現Google價值觀的影子。
“張朝陽的表現太戲劇化了,我們不喜歡這樣的風格。”有道公關總監胡琛說,“我們的策略是平穩的,但并不回避競爭。畢竟經過這幾年,門戶們都明白了,搜索就像核武,盡管投入巨大,但無論如何,都必須要有自己的一個。”
“逗你玩”之戰
有人打比方說,Google宣布退出中國,就好比第一只靴子落地,正式退出才是第二只靴子落地。但吊詭的是,一向嗅覺靈敏的中國互聯網業者,居然肯等到第二只靴子落地之后,才匆匆忙忙出手。
不過蹊蹺的是,在如此火爆的爭搶之下,業界并未見到Google數百名中國員工的“跳槽潮”,甚至連其代理商都異口同聲地說“影響不大”。
《南都周刊》記者連線Google代理商上海火速,總經理助理唐先生稱,火速作為互聯網公司,將從客戶出發,遵守合同約定,不會因為環境變化而改變態度。作為非專業代理商,火速除了搜索引擎代理之外,還有一些自主研發的業務,從目前情況看,Google退出對火速的代理沒有任何影響。
“從目前的情況看來,Google的用戶體驗改變不大。有人認為Google并非退出,至于將來是不是會有變化,還很難說。”作為Google專業代理的北京代理商紫博藍,則對《南都周刊》記者說,并未出現傳說中的其他搜索引擎爭搶擠破門的情況。
這不是戰爭。這更像是“逗你玩”。
“Google應該會保留在中國的研發中心。所以,短期內它的人才應該會留下來。事實上,它的工程師流失到目前為止并不多。不過,也確實有工程師到了我們這邊。” Google中國前技術總監、浪淘金CEO周杰說。
在此之前,Google和百度的代理政策都是排他的,Google代理商的大客戶資源早已通過其他渠道成為百度客戶,因此,Google代理投靠百度的可能性并不大。
周認為,Google去香港后,代理商協議應該是繼續有效的。不過,Google中國的流量未來前景很不樂觀。所以,代理商在尋找其他產品來抵抗風險。他們正在找各種替代產品,以便在后Google時代能夠繼續生存。一個例子是,曾經代理Google廣告的紫博藍、火速、得搜現在均已成為浪淘金的代理商。
而Google退出對于搜索市場的影響,也并非想象中那么大。“如果沒有政府干預的話,百度應該會蠶食Google放棄的主要份額,成為中國搜索的壟斷者。”周杰說。
萬瑞數據CEO兼總裁秦雯也質疑“搜索大戰”的出發點,即“留白說”。萬瑞數據顯示,去年10月至今年1月,Google為中國重要網站(含新浪、搜狐、網易、CCTV、和訊)搜索流量總體貢獻度并不高,而1月12日谷歌宣布考慮退出中國后,各搜索引擎對各大重要網站流量貢獻占比仍保持穩定態勢,并沒有出現明顯變動。
“從宏觀上來看,Google在中國一直是競爭者和挑戰者的角色。中國搜索市場成熟以來一直是‘百度時代’,而不存在‘Google時代’。谷歌退出,更多是為競爭者這個身份留下想象空間。”秦說。
秦雯希望搜索引擎的后來者們能抓住這個機會。“Google采取退到香港這種退出方式,表明其不甘心放棄中國市場。或許幾年后他還會找個合適的時機和借口卷土重來。留給其他競爭者搶占或瓜分的時間,甚至從百度那里攫取更多市場份額的時間,也許并不多。”
移動的變數
事實上,中移動也注意到了這個機會,而且遠在Google有意退出中國之前。
一份網上流傳的《中國移動戰略部長工作報告(20090206定稿)》指出,電信重組后,中移動的外部環境進入了“逆境”,包括反壟斷、TD-SCDMA、增長乏力、競爭惡化、管制不對稱等不利因素,提出要借web2.0和三網融合的趨勢,為用戶提供“一站式”的多樣化服務,做Google、蘋果、淘寶那樣的“聚合者”。文中還特別提到,公司已在“聚合服務市場”進行了一些“有益嘗試”,這其中就包括12580。
一年過去,中移動對互聯網的理解似乎又深了一層。記者拿到的一份近期中國移動內部《關于移動互聯網發展的戰略報告》顯示,“中國移動具有進入互聯網的基礎能力,所需要的是合適的方向和合理的方式。”
《報告》稱,“手機上網只是完整互聯網的一部分……目前基于娛樂為主導的移動增值服務,只是全部可能業務形態的冰山一角”,并指出中移動有資金、用戶等14條優勢,需要提防的風險有9條,包括語音話務下降、競爭風險、創新力不足等。
接近中國移動決策層的消息人士向記者透露,中移動一直有從“移動通訊專家”向“移動信息專家”轉型的長期戰略考量,此次谷歌退出,加上今年早些時候中移動的高層人事震蕩,或將進一步推進這一戰略轉型的步伐。而首當其沖的動作,將是將中移動旗下的12580語音搜索范圍從“語音”擴大到“全搜索”。
對12580將進軍全搜索的傳聞,運營12580的無限訊奇公司不予置評。無限訊奇公司市場部劉中華表示,新的CEO李一男3月才就任,且剛從百度出來,如果現在出來談搜索規劃的話,有些敏感。“移動的戰略,實話說我還不是很清楚,但我們只是移動眾多產品中的一個,搜索市場暫時不是我們的服務定位。”
劉表示,12580的定位“不會與以前有多大變化”,不過“每個領導都有自己的思路,目前還沒有明確的、成型的資料可以提供”,“ 我想這些可能只能慢慢體會吧”。
事實上,這一傳聞在1月初就已經在小范圍內傳播。當時任百度CTO的李一男突然辭職,轉投中移動旗下運營12580的無限訊奇公司任CEO,引發業內“中移動重回電話Google路線”的諸多猜測。
“不變化”顯然并不現實。2010年是無限訊奇能否與中移動續簽獨家合同的關鍵年份,而從各方面的反饋看,移動并不是完全滿意。
2010年04期《創業家》雜志在《異種12580》一文中,這樣描述它的中國特色:“幾個長袖善舞的創業者,小心游走于特殊權力、壟斷央企、實力民企的利益結合部,不斷嫁接各方資源,加以市場化的手段,形成獨特的競爭優勢”。
但無限訊奇并非高枕無憂。《異種》一文稱,在語音搜索領域,移動、電信、聯通已經齊聚于此,競爭正在進入白熱化。既不能在海外上市,又不想在國內上市,李一男的下一手棋,至為關鍵。
全搜索,也許是一個不錯的機會。但遺憾的是,移動并不是唯一一個想進入搜索領域的壟斷國企。
“扎堆”的國家隊
對“國家隊”的進場,搜索巨頭們的態度似乎很超然。搜狐CEO張朝陽3月23日就此對記者評論說,“互聯網行業不是資源壟斷型行業,國家隊成功的希望很渺茫。”
3月28日,2010中國IT領袖峰會上,百度CEO李彥宏也表示了類似的觀點:“沒覺得來自國家隊的威脅”。騰訊CEO馬化騰在表示對視頻 “國家隊”的擔憂后,認為“還是自由競爭比較好”。
事實上,早在Google欲走還留之際,“國家隊”即已染指搜索引擎。1月中,在“三網合一”呼之欲出的背景下,央視搜索測試版打著“更綠色更安全”的旗號上線,一度曾引發諸多關注。
但電信系的競爭力和資本,都并非廣電系可比。中移動一旦進場,將成為任何搜索引擎玩家不可忽視的存在。作為中國移動通信市場的排頭兵,中國移動市值已超過1500億美元,連續4年在全球移動運營商中排名第一。而去年占據中國搜索流量七成的百度,在Google撤出后,市值也仍僅有200億美元。
“想進入搜索的不只是移動,也不只是聯通、電信,接下來我們將看到更多基于國家級壟斷資本的搜索引擎出臺。”DCCI互聯網數據中心主任胡延平說。
曾任《互聯網周刊》總編的胡是業內消息人士,2004年起至今,他一直主持中國互聯網發展領域規模最大的年度調查及報告——中國互聯網調查及年度報告。
“移動做搜索的呼聲已經很久了,今年內推出不是沒有可能。”胡延平不同意“國家隊”無競爭力的看法,“不管是在移動增值、支付、電子商務,還是搜索、即時通訊,移動都很有競爭力。運營商做什么東西,都很可怕。”
“轉型中的電信運營商,將是互聯網下階段的最大變數。他們將對市場格局產生最大影響。如果他們不按市場規律出牌,將產生市場通吃的巨無霸公司,對市場產生惡劣的、災難性的影響。”胡延平說,“政府允許運營商什么都做,沒有任何政策制約運營商的壟斷式發展。壟斷的將更壟斷,通吃的將更通吃,巨無霸的將更巨無霸,更糟糕的是,這不是猜想,而是我們正在朝這個方向走。”
“據我所知,國家隊進入互聯網,這只是個開始。他們已經對視頻完成了合圍,接下來,未來一兩年,兩三年,搜索、電子商務、即時通訊,都將看到巨無霸量級國家壟斷資本的身影。每家都將動用所有市場、體制的力量,所有非市場的資源,來完成拓展。互聯網的國進民退,才剛剛開始。這是一個歷史性的進程,過程會比較可怕。無論從立法和市場層面,我們都沒有任何辦法,只能看著它進行。”胡延平說。
各方反應
合作伙伴
Tom網:谷歌退出中國內地市場之后,第1個與谷歌中國解除合作關系的公司。
天涯社區:合作仍在繼續。天涯CEO刑明對本刊記者表示:“對于谷歌撤離至香港后相關的商務實施細節,雙方將會友好協商,妥善處理,前提是保障用戶體驗不受影響。”而據外媒報道,天涯已計劃終止與谷歌在網上視頻業務上的合作,并決定由自己來運營社交服務“天涯來吧”和問答服務“天涯問答”。
中國移動:此前谷歌是其默認搜索引擎,后換為移動自己的夢網搜索。有消息人士稱,移動將在今年晚些時候進軍搜索。在谷歌出走之后,中移動董事長王建宙曾表示,中移動與谷歌的合作本就不具有排他性,公司還與必應及其他搜索引擎合作。
中國聯通:谷歌退出中國內地市場之后,第2個與其解除合作關系的公司。聯通已放棄了在其智能手機陣容中的Android手機上使用谷歌搜索服務。有消息稱,聯通也在評估進軍搜索的可能。
新浪網:新浪目前的搜索合作伙伴仍是谷歌,但新浪公關人士向本刊表示,不排除在過渡期后使用新浪自主搜索引擎“愛問”的可能。
金山軟件:合作仍在繼續。金山官方聲明是“金山軟件沒有接受到關于合作伙伴的任何官方聲明要終止合作,谷歌和金山作為對用戶負責的商業公司,雙方都會履行簽訂的合作協議內容”。
競爭對手
百度:谷歌走后,百度CEO李彥宏在貼吧發帖“百度是否該進軍香港?”此后百度低調與360瀏覽器合作,將一部分谷歌搜索失敗的用戶導向了百度。
網易有道:以“最像google的搜索”自居。谷歌退出后立即推出“有道在線文檔”。
搜狗:以搜索市場“鯰魚”自居。谷歌走后接連推出“搜狗輸入法5.0云計算版”和“搜狗瀏覽器新版”,是爭搶市場最積極的一個。
搜搜:以“市場第二”自居。谷歌走后推出新品牌口號“搜搜更懂你”。
Bing:“負責人出差,謝絕采訪。”從谷歌挖走了一些人。有消息稱必應也將參與競爭,并有國家某辦支持。分析人士多認為,必應將是后谷歌時代最沒有競爭優勢的一個。
追隨者
GoDaddy:世界最大域名注冊商,谷歌走后,其在美國國會聽證會上對外宣布,將不再提供CN域名注冊業務。并炒作自己是“繼谷歌之后第2家從中國撤離的大型互聯網公司”。
Network Solutions:GoDaddy 效仿者。“繼谷歌之后第3家從中國撤離的大型互聯網公司”。
監管者
工信部:“中國政府不會限制中國電信運營商使用Android手機操作系統。”這是谷歌撤離之后,中國就Android操作系統的未來首次作出官方表述。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搜狐微博客經歷了一段時間的內測之后,正式于昨天開始公開測試。日前,搜狐公司正式宣布搜狐微博開放公測,這預示著搜狐加入中國互聯網微博市場的競爭。搜狐董事局兼首席執行官張朝陽表示,微博現在已經是門戶的一項>>>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后Google時代的搜索戰場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477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