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團購網站似乎在集中發起市場猛攻,無論是電視廣告還是公交車身、站牌廣告,都充滿了“團購”元素,就連明星代言也開始自覺運用起來了。很多B2C乃至B2B的商業網站,也趁機打一打“團購”概念牌。再加上不少團購網站獲得天使融資,團購網站仿佛在這個火熱季節里開始“火爆”。
但事實上,表面熱鬧的背后,以團購目前的種種現狀,難掩“草莽時代”的局面。
說團購“草莽”,首先在于行業內部的動蕩。自從Groupon大舉發起“團購”的概念之后,國內團購網站迅猛增加。據稱,目前國內有好幾千家、乃至接近上萬家“團購”網站,不要說“百團大戰”了,就是“萬團大戰”也不為過。這似乎正是“草莽時代”的標志之一,群雄并起,諸侯爭霸,并且各自為政。當然,團購網站內部并非“一團和氣”,競爭卻是異常激烈。近期,傳出了團購網站在人員上互相“挖角”,聽起來有點像“草莽時代”的常規作為。
由于激烈的競爭,“價格戰”已經不可避免,在商業行為上也很明顯地顯示出了“草莽”的一面。很多體驗過團購的消費者發覺,同樣的門店、同樣的商品或服務,團購有時價格能低到2-3折。但背后是什么呢?據專業媒體報道,國外Groupon與商家之間常?梢詫崿F盈利5比5的分成;但是在國內,業內公認的水平是1比9,甚至比這個比例更低。
也就是說,除了商家降低身段提供優惠的團購服務之外,團購網站其實也難逃“賠本賺吆喝”的局面。尤其是團購網站在新開發的區域市場,常用的做法是貼錢搶單,打出更低的價格。顯然,很多團購網站目前還處于大肆“燒錢”的階段,良性的盈利模式恐怕還沒有形成。
消費者可能會想,低價不是有好處嗎?你行業如何“草莽”,我才不關心,我消費者得利才是最為實際的。事實上,“草莽”背后已經開始顯現出團購所存在的問題了。從今年“3·15”期間央視開始報道算起,見諸于媒體報端的團購問題已經不勝枚舉,權益糾紛越來越多。有些團購貨不對板,或者以次充好,更有很多不能提供完整配套的服務。很多問題從根源上講,都是“草莽”惹的禍。
任何一個發展形態顯示,“草莽時代”只是個過程,但肯定不是終點。正如互聯網行業的其它形態一樣,最終也會有個歸并的過程。可以預見,在不久的將來,整合是勢在必形的。對于消費者而言,終結了“草莽”特色、較為完善、優質優價的團購,才是最為可靠的。
推薦閱讀
2010年12月8日,當當網以代碼“DANG”在紐交所上市,每ADS發行價16美元,最高曾上沖至36.4美元。以今日收盤價計,當當已較上市后的高點下跌了63.5%,較發行價下跌了19.5%。 北京時間2011年6月15日消息,在周一大跌13>>>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目前團購現狀難掩“草莽時代”局面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478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