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最近大手筆不斷。
5月18日消息:藝龍網股價大漲9.62美元,漲幅為56.72%,收于26.58美元。讓藝龍股價大漲的原因,是騰訊及藝龍原股東Expedia共計1.25億美元的投資。公告顯示,騰訊以8440萬美元收購藝龍旅行網16%的股權,收購完成后,將成為藝龍第二大股東。
而一天后,又傳出騰訊投資6000萬美元進入B2B垂直類網站的消息。之后,騰訊也確認自己投資了鞋類B2C好樂買公司,就單筆投資而論,僅次于京東商城、凡客去年的融資。
5月份,騰訊的另一次投資也吸引了足夠的注意力。據華誼兄弟5月6日發布的股份變動公告顯示:這一天,包括阿里巴巴董事長馬云、云峰基金聯合創始人虞鋒、分眾傳媒董事長江南春在內的5名公司股東,以16元的均價,分別出售了手中一批無限售條件股份,共占總股本的⒋6%;其中馬云出售1109.16萬股,其持股份額從之前的⒎34%降至5.5%。公告披露,從以上幾位“明星股東”手中購得股份的是騰訊,它購入華誼這批總計2780萬股(總金額為4.4億元)的股份后,一躍成為持有公司4.6%股份的最大機構投資者。這三次并購,相隔時間不到兩周。即便騰訊高調宣布成立50億元產業基金在前,但一下子在兩周內投出去15億元,還是讓人瞠目結舌。
騰訊一向在投資方面不顯山露水,并購的次數稀少,之前雖然有收購Foxmail和網龍,入股愛幫,以及收購康盛創想等案例,但金額都偏小,而且都為買團隊和技術,給自己的平臺打補丁的意味更濃。
對于5月份的連續大手筆投資行為,騰訊對外表示主要是出于其“開放、共享”的產業共贏戰略。但這個解釋聽上去無比別扭,開放共享這種活雷鋒的事情,對于騰訊這樣一家市值300億美元,員工上萬的高科技公司來說,總讓人覺得于情不合、于理不通。
更接近事實的是,騰訊意識到電子商務該開花結果了,希望在這一領域有所收獲,但不知道怎么進入,對怎么才能有所收獲并不知曉。于是,不妨投點銀子在這個領域折騰,至少可以算作交學費。騰訊靠SP起家,靠此在香港資本市場上市,之后憑借Qzone獲得第二個業務增長點,2007年后從網絡游戲獲得新的業務增長,如今騰訊已牢牢占住網絡游戲第一把交椅很長時間了。但隨著整個網絡游戲市場增速不再,騰訊業績的高速增長不再,股價的高速增長也自然不再。
另一方面,騰訊已成為一家全球前五的互聯網公司,資本市場不可避免要對騰訊有要求。有人會說,騰訊這些年也沒怎么分紅,也沒派股,手上這么多現金,資本市場要是給騰訊臉色看,騰訊自己就可以拿出錢來護盤。
問題不是那么簡單,騰訊是家知識密集型企業,靠的是人,其長時間形成的規律是:給員工業內中上水平的工資加不錯的期權,把員工和騰訊綁在一起共同求發展,如果股價不漲,給予員工的吸引力就不夠,并會削減騰訊的競爭力。而騰訊4月份出臺的10億元住房補助基金,則是在軍心不穩的情況下,給騰訊員工吃了一顆定心丸。
問題還得回到讓股價再飛一會這個王道上來,但哪個業務點能讓騰訊的業績高歌猛進呢?網游增長肯定還是有的,但很難有爆發性增長,更重要的是,現在網游收入和利潤都接近騰訊的半壁江山,如果持續地增長下去,騰訊到底是家互聯網公司還是網游公司呢?
互聯網增值業務這塊,騰訊也獨占鰲頭,但這個領域對手眾多,而且遇到的都是肉搏的主,比如微博,新浪幾乎是全民皆兵。移動互聯網雖然代表未來方向,但現在還沒到開花結果的地步。于是,越來越熱的電子商務,成為騰訊發力的新領域。
騰訊進入電子商務領域其實不算晚,相繼推出了C2C網站拍拍網、QQ商城,但表現平平。盡管拍拍網在運營一年后,為避開淘寶鋒芒,實施了“社區化電子商務”,希望以差異化有所斬獲,但未能如愿。在B2C領域,騰訊推出了QQ商城,被業界人士批評為與淘寶商城如出一轍,與之后百度推出的樂酷天相比,更是幾無特色。
騰訊在電子商務領域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我的觀點是,騰訊本身的基因是服務C(消費者)的,但拍拍也好,QQ商城也罷,要做好都要服務好B(商家)。阿里系在電子商務領域能夠呼風喚雨,如魚得水,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它知道怎么服務B。
從這個邏輯上說,騰訊要做好平臺型的電子商務難度不小。以網絡廣告市場為例,騰訊門戶的流量早就是第一,但在收入上,一直沒法趕上新浪。獲取流量(C的范疇)是騰訊的強項,但服務大客戶(B)對騰訊來說卻不簡單。很顯然,騰訊不能只靠倒騰流量,就把電子商務給做起來。
既然做不好類似淘寶服務B的平臺,但手頭有天然流量,而且還有社區關系,留給騰訊電子商務的其實只有一條路,那就是去收購和投資類似好樂買這樣有自己的物流體系、倉儲體系、龐大的重資產,并在各自垂直領域做到第一的公司。要是第一不肯賣,就買藝龍這樣的老二。至少讓他們先把門打開,讓騰訊先進去看一看。
有人問,你怎么把騰訊入股華誼,也算騰訊在電子商務領域敲門的動作之一呢?哈,騰訊是從馬云等人手上接的盤,馬云欠馬化騰這么大一個人情,日后討論電子商務時,馬云多少也會照顧一下馬化騰。
推薦閱讀
此次與上海晶茂的合作在搜狐內部被看成是搜狐視頻廣告盈利模式的一次探索。由于電影院線的屏幕數、觀影人數處于急速擴張的時期,網絡視頻市場也同樣進入了爆發式增長階段,此次搜狐視頻與上海晶茂的跨媒體營銷平臺的>>>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馬化騰不是活雷鋒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481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