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通過網上銀行申購基金的客戶提供費率優惠的政策由來已久,曾幾何時,此類折扣為網銀渠道攬客不少。然而近幾個月以來,投資者對網銀基金申購費率的敏感度開始下降。
網銀似已占天時地利
互聯網技術為金融產品的銷售渠道注入了革命性的影響,我國自1995年首家網上銀行推出以來,無論是在業務數量還是服務水平上,均以較高的速度上升。而多家銀行也抓住這一有力工具,開設了可以通過銀行網站自助選擇申購數百只基金,并提供手續費優惠的網上基金超市。
中國金融認證中心的一位人士表示,2009年,全國網銀個人用戶中有69%使用網銀購買了基金。而使用個人網銀投資理財功能的潛在用戶中,51.1%希望用網銀購買基金產品,為各類產品之首。該人士認為,網銀銷售基金將迎來發展的高峰期。
各家銀行通過網銀申購基金費率打折的活動在近期頻現,幾乎各家銀行通過網銀申購基金都可以打折。目前,在前端申購費率高于0.6%的前提下(低于0.6%的不打折),工行、中行、農行對部分基金可打8折,建行打7折;中小銀行則普遍可對一些基金打至6折,光大、民生、中信、廣發甚至可以打到4折。
業內人士介紹,網上銀行不僅能為客戶節約時間成本、人力成本、財務成本,其自身運營成本也比較低,許多銀行通過網銀申購基金費率打折仍有空間。
某銀行網銀業務的一位負責人對網銀銷售基金的業務表示看好,網銀申購基金將成為主流,挑戰傳統居于主導地位的銀行網點銷售業務。
該負責人指出,除了快捷和優惠的折扣外,網銀業務鎖定的客戶階層往往具有年輕化和理財意識較強等特點,是潛力很大的客戶群體。該人士還指出,網銀業務的客戶具有很高的忠誠度。據《2009中國網上銀行調查報告》,截至2009年底,有49.9%接受調查者使用網銀已經2年以上,另有將近30%的用戶使用時間在1年以上,且表示愿意繼續使用現有網銀的用戶占比為99.1%。“這幾年網銀客戶增量大、資產增值意愿強、穩定性高,是基金銷售的良好土壤。”
“打折潮”實屬無奈
盡管網銀銷售基金看似具有這樣那樣的有利條件,但也有業內人士指出,近期各銀行加大網銀申購費率打折力度,實際上是源自大盤在2010年以來上行乏力,導致基金銷售太過冷清,無奈之下銀行渠道打響的一場價格戰。
幾位銀行的理財經理均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1月份以來基金就有點“賣不動”。某銀行托管部一位負責基金銷售的人士說,偏股型基金的凈值在前三個月大部分處于虧損狀態,而同時2010年前3個月新發基金密集,渠道壓力較大。“仿佛2008年的‘大熊’再現。”這位人士無奈地說,在不少地區,連工行、建行、中行這樣的銀行,基金銷售業績都可以用“慘淡”來形容。
中行托管部一位人士認為,網銀打折促銷主要是受銷量所迫,但如果沒有股市行情配合,恐怕申購手續費折扣省出來的這點金額沒有太大吸引力。該人士還表示,2009年底以來成立的一批基金大多面臨跌破面值,存在較大的贖回壓力。
招行的資深理財經理安先生表示,網銀申購大面積打折對客戶吸引力不僅十分有限,更不太可能挑戰銀行網點基金銷售的絕對優勢。“我們不打折,一樣賣得不錯。”他指出,“從近3年的經驗看,基民經過了大起大落的洗禮之后,投資理念相對成熟,本輪網銀申購費打折潮難以起到當年的效果。此外,在目前行情下,可能一個小波動申購費就回來了,誰還會那么在乎網銀優惠。”
安先生同時表示,正如網銀有其較為固定的客戶群一樣,許多投資者在觀念上對網銀,或者說傳統方式外的渠道的安全性缺乏信任,短期內讓其接受網銀恐怕并不容易。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美國媒體攝影師協會等團體在訴狀中說,谷歌近年來對數百萬冊圖書等出版物進行了電子化掃描,而這些出版物中包含了大量受版權保護的照片、插圖和其他視覺作品。這些團體指出,谷歌在未經視覺作品版權所有者授權的情況>>>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網銀“打折潮”難增基金銷量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484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