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解決“后經濟危機時期”中國小企業信用難題和經濟轉型,4月6日,小企業領軍者、國內最大的電子商務平臺阿里巴巴(1688.HK)宣布推出企業信用建設和電子商務入門服務工具——誠信通(普及版)。這將有利于推動中國首個“小企業商業信用體系”建設和小企業間電子商務普及。
信用體系扎實推進
萬家企業獲授信
據悉,此次阿里巴巴將通過普及誠信通服務,推進中國首個“小企業商業信用體系”建設。今年3月15日,阿里巴巴根據50萬誠信通用戶實時交易記錄,建立了國內最大規模的小企業信用檔案體系,并斥資10億元設立誠信保障金,“先行賠償”企業間貿易糾紛、欺詐問題。
“‘小企業商業信用體系’是后經濟危機時期,阿里巴巴幫助小企業快速建立信用的通道,將破解企業在發展中長期困擾的信用難題。” 阿里巴巴誠信發展部負責人賈炯表示,阿里巴巴將根據企業交易記錄作為依據,授信不等保障金額度和金融貸款,“誠信問題已成為后經濟危機時期制約國內經濟發展的瓶頸,由于缺乏信用體系的支持,商業行為的成本提高、風險加大。”
據統計,僅二周時間,國內就有10000家誠信經營、貨真價實的小企業獲得了阿里巴巴額度不等的誠信保障金,其中來自臺州的浙籍“女旗王”陳莉已獲得了100萬誠信保障金授信。
事實上,與大企業們不同,對于長期苦于無法建立市場信用的小企業而言,向往誠信的迫切是大企業無法比擬的:阿里巴巴誠信保障體系上線后18分鐘,就有來自福州柳泉的客戶自繳保障金2000元,“雖然我是80后,但我相信誠信經商是一種大趨勢,之后凡是真正誠信經營的商家肯定都要加入,我只是搶個先罷了。”
記者隨后了解,阿里巴巴斥資10億保障金構建的“小企業商業信用體系”包括四個層面:第一,阿里巴巴與第三方認證機構,對企業的真實性、合法性和運轉狀態進行嚴格審核及備案;第二,維護龐大的企業數據庫和信用相關信息,企業信用狀況能夠通過誠信通指數準確反映出去,所有誠信通會員企業將可以互相瀏覽和識別;第三,阿里1688新平臺將動態記錄所有賣家和買家的詢盤、交易和評價,并作為該信用體系的一部分;第四,部分通過阿里巴巴獲得“網絡貸款”的小企業,其在銀行的信用記錄將被納入該“商業信用體系”。
信用記錄隨身帶
刺激6000億內貿市場
阿里巴巴副總裁吳敏芝表示,今后,阿里巴巴將為每個加入誠信通服務的小企業建立企業信用檔案,除登陸阿里巴巴官網www.1688.com網站可以查詢外,通過手機亦可查詢,這就等于小企業可將自己信用記錄隨身攜帶,隨時隨地做生意。她還表示,為推進小企業商業信用體系在全社會的覆蓋,阿里巴巴誠保計劃除保障線上貿易,如果線下交易在阿里巴巴備案,亦可享受誠保計劃對交易的保障。
專家表示,此前雖然政府、銀行以及各擔保機構等都建立了各自信用體系,但都基于傳統貿易渠道,不具備共享以及即時記錄、查詢等特質,已無法跟上現代商業信息化進程;而阿里巴巴不但擁有50萬小企業信用檔案,且在10億誠信保障金杠桿效應下,將至少帶動中國6000億規模的內貿市場活躍。
阿里巴巴公司CEO衛哲表示,“早在十年前,阿里巴巴認為,只有誠信能夠救電子商務,電子商務的根基是誠信。因為電子商務是虛擬的交易,交易雙方不見面,所以誠信變得更加重要。”
“現在,阿里新10年征程開始時,我們認識并堅信,只有電子商務才能拯救商業誠信危機。”衛哲表示,“電子商務對傳統渠道不僅從貿易模式對傳統貿易進行了創新,同時也具備構建即時記錄企業交易檔案、保障金‘先行賠付’等傳統貿易模式無法實現的‘中國小企業信用體系’,幫助小企業誠信經商,快速發展。”
降低電子商務門檻
滿足小企業差異化需求
調研顯示,后經濟危機時期,小企業生存狀況仍不容樂觀,為此,阿里巴巴推出的誠信通(普及版)進一步降低了小企業電子商務準入門檻,在滿足小企業對于電子商務的基本需求后,價格相當于誠信通(限量版)的60%,為1688元,用戶將可根據預算靈活選擇相關增值服務。
吳敏芝表示,誠信通服務可以滿足小企業在電子商務方面的差異化需求,通過價格調整讓更多小企業使用電子商務,度過經濟危機。國際知名咨詢機構艾瑞咨詢對小企業的調研顯示,使用電子商務的企業存活率較未使用的高5倍。
事實上,經濟危機時期實踐已證明,電子商務式成為抵抗經濟危機的一面旗幟,阿里巴巴所提供的電子商務已成為小企業擴大規模、抵御不利經濟環境所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使用電子商務的小企業保持了業務的靈活性,成為各個經濟體系增長的重要動力。
據工信部數據顯示,2009年,小企業通過電子商務創造的新增價值占中國國內生產總值的1.5%,拉動國內生產總值增長0.13%。現在,電子商務越來越廣泛地被小企業使用于采購、銷售及營銷領域。同時,使用電子商務的小企業的總營業額增速,是不使用電子商務的小企業總營業額增速的1.35倍。
實際上,除了降低電子商務門檻,阿里巴巴還希望通過大規模的市場推廣,刺激中國內貿市場,3月8日上線的內貿采購批發大市場1688.com上市首日即達到639萬批發客流量,相當于義烏小商品市場一月客流量,時隔一月,這一規模已超過北京、上海、義烏、長沙、廣州、深圳等全國10大批發市場的客流量總和。
免費上門服務百萬小企業
普及電子商務
據悉,在這次2010年誠信通“電子商務普及風暴”中,阿里巴巴將實施“百萬小企業免費上門服務”——春雨行動:聯合5000名簽約渠道服務商,在一年內為國內100萬家小企業提供無償電子商務培訓上門服務,幫助小企業應用電子商務進行網絡貿易。
“除了上門講解電子商務的普及知識,我們的渠道人員手把手教會用戶安裝和使用貿易通旺旺,建立公司黃頁資料庫,并為百萬服務的小企業建立商業信用體系。”吳敏芝表示,所有在“百萬服務”中反應出的小企業生存問題和現狀,都將反饋給國家相關部門,作為中國小企業的第一手調研素材。
其實,2010年元旦剛過的第一個工作日,衛哲就在“給阿里巴巴員工的一封信”中寫道:“剛剛過去的2009年是阿里巴巴的投資年,這一年我們幫助中小企業度過經濟的冬天,犧牲自己的利潤,投資客戶、投資員工、投資于技術。2010年是阿里巴巴的服務年,這一年我們要重新拾回服務的精神和態度,講究服務的方法,我們要把每一次服務和每一次回訪給客戶帶來真正的價值,能夠幫助他們進一步掌握電子商務的技能。”
“破解小企業誠信難題,讓更誠信的企業得到更好的回報。這是阿里巴巴一直想做,而今天才能做的事情。”衛哲表示,2010是阿里巴巴的服務年,為此阿里巴巴將推出一系列與1688相關的平臺、產品和服務。“小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危機還沒有完全過去,阿里巴巴將普及和打造一片小企業誠信的天空。”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本月初國家工商總局在網上掛出相關暫行辦法并公開征集意見,擬通過網上實名制規范網上交易,從而填補國內網購監管的空白。部分網店店主認為雖可提升網店信度和經營環境,但擔憂今后經營成本增加,而消費者則樂見以此>>>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阿里巴巴掀起電子商務普及風暴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488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