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來,兩會代表就網絡、網游及網癮等社會關注的問題提出一系列提案和議案。而以“網癮斗士”自居的陶宏開也不失時機的跳出來發表一下“高論”。先是力挺嚴琦關閉民營網吧,而后又在自己的博之中放言“網絡游戲是最賺錢的也是最害人的”。不過陶教授每次的議論似乎都沒什么新意,車轱轆話翻來覆去地說。當然,隨著時間的推進,還會有一兩個鮮活的實例顯現出來。而那些做為言論的根基的資料依然不改陶氏風范,如網癮,網癮人群,成癮人群比例等等。陶教授的新聞看的多了,人們就會發現,陶氏論據都是以“下定義”的修辭方式構建的--陶教授給出的數據就是客觀的,陶教授的理論是正確不需論證的,這就讓玩家十分惱火。因此玩家們也用相同的方式來對陶教授下定義,但玩家終究是玩家,哪能都達到教授水準,下的定義就難免簡單低俗了一些。好在方式方法與陶氏風范同為一體,相信陶教授也該是信服的吧,不然怎么指望自己的高見能說服別人呢?
以下為陶宏開博客原文:
是錢重要還是人更重要——這樣的網絡游戲是最賺錢的也是最害人的
在前天的全國政協十一屆三次會議第三次全體會議上,全國政協委員、共青團中央書記處常務書記、全國青聯主席王曉在發言時呼吁:要堅決鏟除網絡色情暴力有害信息,預防青少年沉迷網絡。
他說:據相關統計,截至2009年底,我國30歲以下網民占網民總數的60%以上,未成年網民超過1億人,互聯網已經成為青少年成長的重要環境。青少年接受新鮮事物能力強,但自控能力相對較弱,如果使用網絡不當或過度使用網絡,會在身體、心理、社會生存能力、行為模式選擇等方面受到傷害。
接著,他提議“要嚴厲打擊網絡色情、暴力,建議政府充分運用法律、行政、技術等手段,強化對互聯網信息傳播的積極干預,加大對傳播色情和暴力有害信息的網絡提供商、運營商、傳播者等的懲治處罰力度,堅決斬斷不法利益鏈條,毫不手軟地打擊各種違法違規行為。”
最后,王曉明確指出,我國青少年網絡沉迷的內容集中在網絡游戲上。因此,他希望網游公司等利益相關者開發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長的新產品,并出資建立公益基金用于預防和矯治網絡沉迷者。互聯網行業要加強自律,倡導從業人員像愛護自己的孩子那樣愛護青少年,共同營造健康文明的網絡環境。
恰巧,整整一年前3月9日的上海《外灘畫報》登載了一篇報道,題為“史玉柱:沒有發現比游戲更賺錢的行業”,報道指出:2008《福布斯》全球互聯網富豪排行榜中,史玉柱以28億美元的身價列第7位,《福布斯》稱他是“最富有的上海居民”。一本英文雜志評論說,史玉柱最大的本事是“銷售一些本不值錢的玩意兒,同時掙得盆缽滿盈”。
昨天,2010福布斯全球富豪排行榜在紐約發布,中國大陸共有9位科技業富豪上榜,不僅史玉柱赫赫在列,而且其中一大半都是靠的游戲發財!我不禁疑惑:中國的網絡發展主流應該是游戲嗎?中國的青少年網癮還不夠嚴重嗎?為什么不把孩子們引向高科技的信息時代而誘使他們沉迷于虛擬的游戲世界呢?
所幸的是,在那9人中名列倒數第一的馬云前不久曾堅定地表示:餓死也不做游戲!一是因為他妹妹和妹夫曾深更半夜的玩游戲,使得他非常吃驚。更讓他害怕的是,他十來歲的兒子也差點陷入網癮難以自拔!他妻子說:按照馬云的作風,他是不會放過任何賺錢的機會的,但他硬是沒有去做網絡游戲。親人的身歷網癮使得馬云對網絡游戲深惡痛絕,因此,他在董事會上宣布:“我不會在網絡游戲投一分錢,我不想看到我的兒子在我做的游戲里面沉迷!”
我真的是萬分高興地看到馬云的良知和決心,他不為“二斗米”害兒子。不過,現實的情況是,當今的網絡游戲不是“二斗米”了,而是億萬鈔票,是名列世界富豪榜!我當然無權奉勸排名在馬云前面的游戲富豪向馬云看齊,我只能在我的博客中談談個人的感嘆。
2004年至今,因為青少年網癮日趨嚴重,全國有29個省、直轄市和自治區的200多個城市先后邀請我去開展戒除網癮的活動。遺憾的是,因為時間的關系,其中還有好多地方到現在還沒有去成。不過,在去過的150多個城市里,我已看到成千上萬的孩子因為玩游戲成癮而曠課退學,甚至墮落犯罪,處處聽到無數的家長向我傾訴孩子的網癮給家庭帶來的無盡痛苦......
讓我驚訝的是:盡管多年來,關于青少年網癮對社會觸目驚心的危害,各種媒體一直在做連篇累牘的報道;盡管公檢法的數據明白地告訴人們,網癮使得未成年人犯罪率逐年攀升,已經成為導致青少年犯罪的首要誘因;盡管幾年來兩會接二連三地提出針對性的議案,中央多家部委幾次集中精力清理網絡環境,但打怪升級、群魔亂舞的游戲還是在遍地開花的網吧里“濤聲依舊”。更糟糕的是,情況是在不斷地惡化:網癮青少年有增無減,越來越多的家庭在網癮泥潭中掙扎,對我的相關邀請依然源源不絕!
這到底是為什么?
有人說:網絡游戲有很大的市場。
我要問:難道毒品就沒有市場嗎?
2002年,中國的吸毒總人數高達100余萬,在政府持之以恒的打擊下,2006年下降到89萬,去年更降至72萬。這證明,只要認真對待,什么社會問題都是可以解決的。因此,我不得不再問:難道2,400多萬青少年上網成癮不是社會問題嗎?不良網絡游戲導致一群群的未成年人被各地少管所收押,長期沉溺于網絡游戲使得一批批的大學生退出高等學府,這難道只是父母的問題嗎?
上百萬的癮君子證實海洛因是使人上癮的物質毒品,難道兩千多萬的網癮青少年還不夠證明當今的網絡游戲是精神毒品嗎?我不禁還要問:網癮這個普遍而嚴重的社會問題為什么就是解決不了?難道幾個人的發財比千百萬家庭的痛苦更重要?是錢重要還是人更重要?
在陶教的博客文章下面,已經有了四百多條網友回復,而且態度基本一致。
新浪網友:
SF。。。偷換概念越來越厲害了。。。
易星幻影:
又來了,又把毒品等于網游的觀點扔出來了,上次不是說你沒這么講過么?你還有沒有點誠信可言?或者你是沒腦子,根本記不得以前自己說過的話?
網友叫獸終結者回復:
“近幾年的ZF部門監察很嚴格,所以您所言的色情暴力的網絡游戲在所有游戲中的份額很小很小,幾乎沒有。然后您又一次神奇的偷換概念,把正常的網游性質牽扯到和不良網游同一個高度。再說了,您所謂的2,400萬“網癮少年”都是玩游戲的?乍一看好像您真的是為了下一代著想,其實還不是為了自己的腰包著想?沒事就去批判人家做網游的,罵人家為富不仁,怎么就沒看到你為希望工程捐款過,怎么沒看你去做過志愿者?喊喊口號誰不會啊,您說是吧?話也說回來,5萬元買的特聘教授職稱怎么能代表您的人品呢?套用你家常喊的一句口號,人在做,天在看。”
網友卓雅之樹回復:
“唉……做網游的為的是賺有錢人的錢,誰都喜歡財主。我倒很想知道那些控訴網游花錢的家長,自己是工薪階層,一個月到頭能賺的錢也未必能有他們控訴的網游消費那么多吧,那你控訴哪門子啊!花錢多的你說毒害,有花錢少的你咋不讓孩子去玩啊?叫獸不是推薦盒子世界了嗎?我看挺好,畫面挺漂亮,形象很可愛,適合10歲以下幼兒在家長的監督下游戲!”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作為雙方戰略合作的具體內容之一,國家通訊社新華社與國內最大的電子商務平臺、小企業代言人阿里巴巴公司聯合啟動“誠信中國年”系列活動,1萬家小企業在線予以響應,亮出小企業向往“誠信”的活動標志。 3月15日,作>>>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陶教授再次炮轟網游 網友稱懷疑其人品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489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