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訊】(記者 齊心 )近日,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移動重慶分公司總經理沈長富提議,為防止學生沉溺網游,影響休息學習,建議網絡游戲分時段開放。同時沈長富還建議屏蔽網絡不良用語,如“3Q”(ThankYou)、bt(變態),還有“囧”、“槑”等生造字,青少年長期接觸這些網絡語言,會產生不好影響。此提案一出,議論之聲不斷。
騰訊網上有一個關于對此事的調查,截止3月10日早上8:40,共有15,745名新浪網友參加了調查,其中64%反對屏蔽網絡新詞,35%持贊同態度。在反對這一提議的網友中,有人提出“囧、槑”不是生造字,囧是生僻字,是光明的意思。槑是梅字的異體字,“語言文字是有時代特點的”,“文字的多樣性正是發展的標志”。但也有網友表達了不同看法,認為“漢字要立法!決不能異化漢字”,“文字正規化是文明和教育統一的大事”。
關于此事,首先并沒有證據證明網絡語言會不會對青少年產生不好影響,但是對網絡語言影響青少年發展的“深切擔憂”卻歷來有之。
早在2005年,就有媒體報道有人擔心網絡語言的發展會影響普通話在青少年間的推廣,網絡語言與傳統說法的不規范給普通話帶來沖擊。當時有業內人士曾表示:不必擔心網絡語言對于普通話的沖擊,因為那些生命力強、表現力豐富、思想健康的網絡語言,漸漸地會被普通話吸收,其余的漸漸就被淘汰了。經過這么多年的發展,并沒有什么資料表明網絡用語的發展影響了青少年普通話的推廣,反而一些網絡用語為普通話提供了一些新鮮的“血液”。
同時,網絡用語也被一些詞典收錄。2009年出版的《辭海》首次收錄網絡語言,上海辭書出版社總編輯曾表示,《辭海》不會排斥網絡用語和其他新詞匯,但在選擇上會非常慎重。
很多網絡用語,網絡熱詞能夠在網民間流傳,都是有原因的,很多網絡用語有著深厚的現實基礎。比如一些從由新聞事件衍生出來的網絡熱詞,之所以能以簡單的網絡詞匯或者一個相關名詞代替,感染整個互聯網并影響到現實生活,是因為幽默風趣的背后,已經形成了洶涌的民意。這種以“曲線表達”的方式來嘲諷現實或是追求新聞事件的真相,是中國上億網民呼吁政治生活透明、爭取民眾知情權的一種表現,也在很大程度上踐行著輿論監督的權責。
當然像“囧”、“槑”等生僻字可能沒有新聞熱搜詞那樣的有一個官方體面的背景,但是它也覺不是生造字,只能說在以前是生僻字。有人對“囧”和“槑”來了個說文解字:囧:本義:古同“炯”,明亮有神。網友引申義:“郁悶、悲傷、無奈”之意。槑本義:古同“梅”。網友引申義:很呆,很傻,很天真。網友通過文字的形狀對這些字隱身出了新的含義,生動、有趣,這不但不能說明這些字有不良的影響,反而說明中國文字的博大精深。
其實就算不去說一些網絡熱搜詞的現實意義,從其它角度上看也是很難實現的。網絡熱詞更新很快,就算今天屏蔽一個,明天可能新詞就出現了,也許有的還沒有被屏蔽,就已經被人們遺忘了。不過由于沈長富代表是移動的業內人士,那么這個建議的靈感也許源自于垃圾短信的屏蔽,但是垃圾短信也是屢禁不止,那么作為博大精深的互聯網詞匯禁止起來應該也是很困難的。
對此,引用國家語委的話做個總結,“是否規范網絡語言并不是非常重要,關鍵看它是否具有生命力,如果那些充滿活力的網絡語言能經得起時間的考驗,約定俗成后,我們就可以接受。”言外之意一些不好的詞也終究會被人們遺忘和淘汰,所以根本就沒有屏蔽的必要。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盡管微軟公司的必應搜索引擎市場份額還遠遠小于谷歌,但其在Facebook上的“粉絲”數量已經超過了后者。在上周二開始通過在熱門社交游戲Farmville中向用戶提供免費虛擬貨幣,以換取其成為粉絲后,微軟的Facebook頁面迅>>>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人大代表提議屏蔽網絡熱詞 莫矯枉過正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493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