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舊金山South of Market區的某處,太陽馬戲團的演員們在翻跟頭、踩高蹺,而人群則聚攏在四周,興高采烈。
這十年多時間以前的一幕我現在都沒有忘記,可遺憾的是,想知道是誰舉辦了這盛大的派對嗎?我自己也不得不去查查資料了,答案是Respond.com。
有人記得這家公司嗎?反正我是不記得了。
這一幕小小的鬧劇發生在1999年的11月,這家現在已經不復存在的公司為此付出了大約20萬美元。20萬美元的數目不小,但是在當時,互聯網泡沫中任何一家公司都可以很容易地得到大量的風險投資,因此這筆錢也就變得沒什么了不起了。當時的局面就是如此荒唐,所有互聯網初創公司的信條都是先把規模做大,或者搶到所謂先行者優勢,而這樣的想法又受到了風險投資的慫恿,推動著他們不斷地追逐一個又一個糟糕的點子。
為了紀念互聯網泡沫破滅十周年,我搜集了一些泡沫及破滅時間段內最荒唐的回憶。
泡沫中的舊金山及硅谷生活
從舊金山到圣何塞,走101國道至少也要九十分鐘,這說的還是平時,要是高峰時段,情況還要來得更加糟糕。
無論早餐、中餐還是晚餐,到餐廳吃飯都會變成一種折磨,常常都必須等待四十五分鐘以上。
找房子住簡直就是一場噩夢。即便在1997年,互聯網泡沫還沒有充分形成的時候,就已經有很多人聚集在各個公寓,填寫著申請表格,預交多少個月的房款,只要能夠得到一套公寓,要他們做什么都可以。
被所有人視為正常的若干蠢行
對Herman Miller Aeron價值800美元的座椅和桌上足球的迷戀達到了難以理解的程度,后來,在網上拍賣當中,到處可以見到這些東西,和它們一起的還有SUN的服務器。
所有初創公司都在沒有明天一般地拼命燒錢,每時每刻都有昂貴的公司派對,團隊建設安排,灣區所有最昂貴的餐廳和其他地方都對這些活動應接不暇。
人們常常要跑到俄勒岡州去購買梅賽德斯汽車,因為在硅谷的經銷商那里,高端汽車和其他奢侈品的等待客戶名單實在是太長了。
人們擠破頭也要參加Industry Standard雜志的周五晚間派對。這一派對最初原本只是雜志同仁們周末喝啤酒放松的所在,但是后來就變成了總有公司志愿支持的盛宴,人們擁擠得如沙丁魚一般。最后,雜志的編輯和記者自己都對派對喪失了興趣,因為這里已經變成了公關人員充斥的所在,每個人都在尋找關于互聯網世界最新和最重要趨勢的消息。
最愚蠢的企業理念
Pets.com和其眾多的副本都可以讓消費者在線上訂購大包的狗糧或者貓砂,然后免費為他們送到家中。這些重物不菲的運輸成本,再加上打造他們襪子木偶的大量廣告投入,最終要了Pets自己的命。這家公司在1999年發行初始股之后不到一年的時間,即在2000年走到了清算的地步。至于他們的襪子木偶,則在十年之后成了車險的推銷者。
Kozmo.com最初是在紐約開業,他們的承諾是一小時免費送貨,哪怕是再小的東西也沒有問題。這些商品多半是由騎自行車的送貨員派送的,對付紐約市場還問題不大,但是這家公司后來居然異想天開地將這種模式推向了整個美國,很快就因為運輸成本而自食其果了。他們2001年關張大吉。
Flooz.com是一家數字貨幣公司,而他們的代言人是著名的戈德堡(Whoopi Goldberg)。他們的最大問題之一在于,這些人們經常會向飛行里程一樣采購和儲存的數字貨幣只能在很少的地方使用,實在是太不方便了。
不可理喻的高管們
Micromuse的創始人道斯(Chris Dawes)在初始股上市之后獲得了大量的報酬,便在海峽群島購置了一幢大廈和幾處旅館。在三十九歲那一年,他開著自己可以和一級方程式賽車媲美的跑車,出了交通事故,丟掉了自己和兩位朋友的命。當時他正在準備受審,罪名是藏毒、吸毒、強奸和非法拘禁一位模特。
Pixelon是一家視頻流初創公司,在拉斯維加斯花了1200萬美元來慶祝自己的開業,而這家公司的創建者實際上是一名逃犯,因盜用公款被認定有罪的斯坦利(David Stanley)。斯坦利用芬恩(Michael Fenne)的名字為自己的公司在加州籌集到了3500萬美元資金。2000年4月,即互聯網泡沫達到峰值一個月之后,斯坦利向弗吉尼亞警方自首了。
(本文作者:Therese Poletti)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據國外媒體報道,微軟周二推出MSNWeb美國門戶網站MSN.com的新設計,該網站的藍色背景及文本鏈接區塊將被更多的空白空間和更少的欄目類別所取代。 北京時間3月10日凌晨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微軟周二推出MSN Web美國>>>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美股評論:互聯網泡沫破滅十周年祭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493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