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創造了歷史。3月5日晚上19點52分58秒,騰訊QQ同時在線用戶數首次突破1億。這是中國互聯網一個標志性的事件,因為全世界還沒有哪一項互聯網應用像QQ這樣形成如此龐大的用戶規模。我留意到,在微博上,諸多同業者甚至競爭對手都表達了對騰訊的祝賀以及羨慕。
這又讓我想起了無數次在聚會與飯桌上聽到的感嘆:話說當年,馬化騰在難以支撐之時,曾經四處奔走,叫價200萬元想要將QQ賣掉,但是竟無人愿意接盤。誰曾想,十年不到,挺過來的QQ竟然成長為中國最大的互聯網公司,市值已接近400億美元。講這個故事的同學發表完感慨,末了往往會加上一句:要是咱們當年買了QQ,現在該有多發達!
我反復地聽到這個傳奇,但一直沒能證實它的真實性,也無法確認故事的準確版本。然而我充滿疑惑的一點是:如果QQ當年過繼給了別人,它還能創造今天這樣的榮光嗎?互聯網早期的經典產品,易手之后逐漸枯萎、最后凄涼死掉的,不勝枚舉,比如163電子郵局;還有比QQ更早成名、盛極一時的ICQ,今天安在?誠然,QQ能夠形成今天這樣的用戶規模,還是得益于中國肥沃的互聯網土壤,得益于國內3.8億網民提供的強大后盾。所以可以肯定的一點是,QQ能夠活到今天,并且活出精彩,靠的肯定不僅是運氣。
QQ最大的商業價值,在于它是一個無比龐大且強大的平臺。在這個平臺之上,無論上一點什么業務,都很容易招攬用戶、取得收入。包括像“QQ秀”這種看似可有可無的虛擬裝扮,馬化騰最初也不看好,沒想到Q民趨之若鶩,進而形成時尚,進而帶來滾滾財源。無怪乎,同業者充滿嫉妒地說,在這樣的平臺上,就算插根筷子也能發芽。
最近在網上看到一個流傳甚廣的帖子,列舉了騰訊的十幾項業務以及與之相似的同行業產品,揶揄騰訊“一直在抄襲,從未被起訴”。不可否認的一點是,盡管有一個種什么都豐收的好“菜地”,但騰訊發展種植業務還是非常謹慎的,向來不愿意沖第一當先烈,總是緊密跟隨、伺機而上。所以,騰訊的業務不做則已,一做就是前兩三名,游戲也好,資訊也好,莫不如是。如果將之稱為作風穩健、行事謹慎,并不為過,但是要說抄襲,那就說得有點過了頭。你想想,倘若是侵權抄人家的東西,盯得這么緊的競爭對手能饒得了它?
話說回來,騰訊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最大的法寶還是擁有QQ這一無可匹敵的即時通訊工具,以及由此而生的業務平臺與用戶黏性。而我最為關心的是,騰訊是如何運營如此龐大的一個平臺的?既要保證穩定運行、不出現重大錯誤,又要不斷往上面添加業務、增強功能。說到底,這還是一門技術活;蛟S,其中的奧秘就是騰訊的核心競爭力所在吧!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上個月21日,18歲的周洋在加拿大溫哥華奪得冬奧會女子1500米短道速滑金牌,賽后周洋發表獲獎感言:“我可以讓爸爸媽媽生活得更好一點兒!比欢瑖殷w育總局副局長、國際奧委會副主席于再清前日以不點名的方式對此>>>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QQ的平臺化價值是如何創造的?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495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