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之外有店無店都可能魚目混珠法律規定暫“空白”
網絡購物恐藏陷阱電視購物“幻象重重”
千里淘得“水貨贈品”
網絡及電視購物雖好,可不要忘記風險。連日來,本報熱線接到大量的消費投訴中,關于網上購物的高居前列。
昨日,本報“玫瑰行動”記者就其中幾起典型案例進行了采訪,希望起到一定警示作用。
警示一·賣假貨
假貨坑苦創業者
吳先生是位下崗工人。常聽人說網上的東西比較便宜,就準備在網上進點貨賣。
租門面、裝修,忙了好多天,終于將開店的前期工作準備好了。上周,他見一家網站上的“背背佳”產品比較便宜,供貨價190元,而市場統一零售價290元,他覺得很劃算,便先進了50件,開了個專柜賣“背背佳”產品。
才賣了10多天,就有顧客到店里扯皮,投訴他賣假貨。工商執法人員到店里一查,50件“背背佳”果真全部是假貨。他找進貨商理論,卻發現對方的網站都打不開了,留下的客服電話也變成空號。
不僅沒賺到,還血本無歸,吳先生昨日告訴記者,希望其他市民借他的教訓引以為鑒。
警示二·山寨網
1200元錢“打水漂”
江夏紙坊街北華街的朱琪是一款網絡游戲的忠實玩家,2009年9月30日,他在網上看到一家公司出售游戲中的虛擬游戲幣,價格十分優惠,朱琪立即寄出300元購買。幾天后,網上公司回復,稱因為匯款沒有零頭,無法出賬單號,要求他繼續郵寄912元,其中911元會退回,只收取手續費1元錢,朱琪照樣匯了款。
幾天后,對方又要求再匯款1781元才會成功,朱琪這才意識到被騙,向江夏工商部門投訴。
工商人員介入調查,10月18日聯系朱琪提供的對方手機,發現該用戶不存在,該公司網站也是“山寨”另一家正規公司的網站。
警示三·保證金
昨日,談及網上被騙經歷,家住黃陂區橫店街的高中生小欣仍然痛恨不已。
去年7月5日,家住黃陂區橫店街的高中生小欣上網時,在“百度有啊網”(百度旗下購物網站)看上一款索愛T707手機,經討價還價,最后確定每部手機價格300元。小欣向對方賬號打去兩部手機的錢600元。
6日,對方來電稱,送貨的已經到橫店,但需要先打1000元的保證金,錢到賬后,就可見面交易,并退還保證金。小欣照辦,匯了1000元錢。7日,小欣又接到對方電話,說保證金要3000元錢。小欣意識到不妙,到黃陂區工商分局橫店工商所投訴。
小欣說,600元是自己在校期間省吃儉用省下的零花錢,1000元是找同學借的。
警示四·贈品托
在司門口做建筑的周先生通過電視購物買了一款手機,廣告稱買手機送手表,可付款后收到的卻只有手表沒手機,而且手表用了兩天就“罷工”了。
周先生昨訴稱,2月18日,他見到一則電視購物廣告,主持人大肆宣傳一款手機的優惠活動,原價1999元,春節優惠價只要799元,還送黃金手表。他當即撥打電話訂購了一部。5天后,貨物送到,他將錢遞給送貨員后,當著工友的面打開,里面只有一塊手表,而且手表沒有發票和任何購物憑證,外觀看著也很粗糙,根本不像電視播的那樣金光閃耀。
客服人員只說向上面反映,盡快補寄,可這個“盡快”等了近10天,再無音訊。手表在到貨的第二天,就莫名地不走了。
昨日,就網上購物應注意的問題,本報《百姓問政》專訪了市工商局12315指揮中心申投訴平臺負責人付鴻竹及黃陂工商分局副局長周祥彪。
異地維權有難度
周祥彪介紹,任何人都可以制作網站,也無需專門到工商部門注冊,網購網站數量直線上升但良莠不齊。因此諸如款到不發貨、貨品不對、質量殘次、無售后服務等侵害消費者權益的狀況時有發生。
網上購物雙方多為兩地交易,千里之外,大多數網店沒有實體店,且多在民宅內,出現維權糾紛,執法部門難以進行跨區域執法。
網購,選擇正規網站非常重要。付鴻竹說,檢查該網站是不是正規網站,有沒有在國家的信息產業部備案,信息是否真實,可登錄國家信息產業部的網站(網址:http://www.miibeian.gov.cn/)查詢。在網購前,一定要貨比三家,不要一味貪圖便宜,多采用擔保支付工具,如支付寶、財富通等。網購前可查看網店的信譽度以及歷史交易記錄。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昨日,記者了解,多家企業擔心“3·15”期間在網絡上冒出投訴帖子,花大錢聘請刪帖公司24小時緊盯,“刪帖公司”也“趁火打劫”,刪除所有網站上的同—條帖子起步價2萬元。 315來了,最近新興的刪帖公司生意卻火起來>>>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網購恐藏陷阱異地維權有難度 法律暫時空白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498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