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訊】(記者 齊心 )隨著全國網民數量刷新到3.84億,中國普興網絡問政。如今 “E兩會”、兩會代表 “織圍脖”等都成了網上的熱搜詞。政府通過網絡集納民意、民智,網民以留言、博客、微博等參政議政,成了這次兩會被關注的焦點。但是這種網絡問政是“流行時尚”還是輿情需要呢?回答這個問題的關鍵是看網絡問政是形式還是目的。
從形式上講,把網絡問政看做當下一種流行時尚并不為過。我國于1990年作為互聯網上第72個國家登記注冊了中國頂級域名"CN"。 自從1994年正式接入互聯網以來, 發展相當迅速。 根據CNNIC的統計, 自1997年起, 用戶數大約每6個月增加一倍。 到2000年7月全國有1,690萬人上網。而到了現在10年多的時間里,互聯網網民已經達到了3.84億。
互聯網已經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也成為一種時尚,而網絡議政作為互聯網應用的一種新形勢,有報道稱,進入到新世紀,互聯網的發展與創新成為民眾有序政治參與的重要方式,也成為黨和政府聽取民意的重要途徑。
關于網絡問政,前有溫家寶總理上網與網友暢談家事國事天下事,后有代表委員開博客、公布電子郵件,征集民情廣納民意。時下,又有不少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以及各大主流媒體認識到了微博的問政潛力,在微寒的早春圍上一條“圍脖”,向民眾“噓寒問暖”也正成為今年兩會的新風景。
而且據相關報道,在人民網“有話兩會說”專題網頁中,截止3月3日,建議有8萬3千多條,在搜狐網推出的調查中,截至3月2日晚上22點,已經有近20萬人參與;中國國際廣播電臺通過“國際在線”的41個語種網站收到了5萬余份有效調查回卷。
網絡問政作為一種時尚受到了政府和人大代表,以及人民群眾的熱情追捧。“網絡問政”把網絡中的很多流行元素如“E兩會”、“織圍脖”等等發揮到極致。所以網絡問政無疑是時下一種時尚。但是徒有其表還是不行的,如果“網絡問政”脫離了“問政”這個
推薦閱讀
青少年如何有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是一個社會問題,教書育人首先要正確引導,生硬的命令只會使叛逆情緒滋生。不要把除了自己的所有人都看成為沒有分辨是非能力的無知孩童,就算除去法律束縛以外還有一份社會道德,沒人>>>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網絡問政是流行時尚還是輿情需要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500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