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3月3日消息,隨著谷歌高管公開指責微軟是歐盟對谷歌展開反壟斷調查的幕后推手,最近數天本已白熱化的互聯網搜索大戰再次升溫。
分析師指出,如果情況屬實,微軟促使歐盟對谷歌展開反壟斷調查將是該公司在互聯網搜索市場上與谷歌競爭的最新舉措。歐盟2月末宣布,根據3家公司的投訴對谷歌展開了反壟斷調查。3家公司中有2家與微軟有關。
為了蠶食谷歌搜索市場份額,微軟過去一年投入了巨額資金和大量資源。盡管去年6月份發布的必應(Bing)搜索引擎令微軟搜索市場份額節節攀升,但谷歌依舊維持著搜索市場上的絕對優勢地位,F在微軟似乎采取了新的策略,制造法律麻煩使谷歌高管不能專注于業務。
市場研究公司Enderle Group分析師羅布·恩德勒(Rob Enderle)說,鑒于谷歌在搜索市場的絕對優勢,微軟直接與其競爭不僅需要更多時間,而且需要巨額投資。通過法律手段可以縮短所需的時間和減少所需的投資。由于兩家公司的市場份額差距太大,除非谷歌犯下重大錯誤,或受到反壟斷制裁,微軟幾乎不可能趕超谷歌。
Gartner分析師威特·安德魯斯(Whit Andrews)表示,微軟和谷歌的搜索戰延伸到法律層面并不讓人感到意外,“我認為,在IT產業發展的歷史中,搜索是最為重要的,預計各大公司和國家之間的競爭將日趨激烈”。
谷歌首席反壟斷律師朱莉婭·霍茲(Julia Holtz)上周指責微軟是歐盟對谷歌展開反壟斷調查的幕后推手,“微軟是我們的競爭對手,這可以解釋微軟的許多行為”;羝澲赋觯3家公司的申訴是歐盟對谷歌展開反壟斷調查的原因,其中的Ciao于2008年被微軟收購,“長期以來,Ciao一直是我們的合作伙伴,自2008年被微軟收購以來,Ciao就開始對我們進行投訴。Ciao最初向德國反壟斷監管機構投訴了谷歌,后來向歐盟提起了投訴”。
霍茲稱,向歐盟投訴谷歌的第二家公司是英國價格比較網站Foundem。Foundem是行業組織iComp的成員,而iComp主要由微軟提供資金。
微軟回應稱,霍茲對該公司的指責是在推卸責任。微軟副總裁、副總法律顧問戴夫·海納(Dave Heiner)發表博客文章稱,過去數年谷歌一直在大肆宣揚微軟的反壟斷問題。業內人士指出,重要的不是誰投訴誰,而是被投訴的行為是否不利于市場競爭。
恩德勒指出,微軟過去總是指責甲骨文、Sun和谷歌等競爭對手是其面臨的反壟斷調查的幕后推手。
市場研究公司Technology Business Research分析師斯圖亞特·威廉斯(Stuart Williams)表示,用戶不應當將微軟的行為解讀為必應不足以擔當挑戰谷歌的重任,這只不過是微軟在與谷歌的競爭中采用了所有能使用的武器而已,“兩家公司的搜索技術都很棒,這并不表明其中一家公司認輸了。除市場外,大公司的競爭領域還包括法庭”。
威廉斯指出,無論是哪家公司“挑起了”反壟斷調查,谷歌都應當認真應對,“是否違反壟斷法取決于證據,而與投訴方是否是競爭對手無關。我認為,谷歌應當想到微軟會‘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近日大陸網游公司暢游公司試圖在臺灣地區封殺同樣來自大陸的網游《成吉思汗》。此前暢游公司已經在大陸地區采用起訴、媒體封殺、警告點卡經銷商不得銷售等手段封殺《成吉思汗》。 據臺灣游戲業內人士透露,近日大陸網>>>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微軟讓搜索戰變法律戰 借訴訟阻擊谷歌發展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501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