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時代周刊》總編 曹健
最近和商界朋友交往較多,感覺跟他們談論的話題與過去相比有了很大不同。過去,他們談得最多的就是營收、利潤、關系以及下一步要收購的對象,等等。而現在,談論的卻是互聯網的最新動態,以及他們將要投資的電子商務的方向。
互聯網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發明之一,它對人類的影響不可估量。它改變了人類的生存方式、商業模式甚至戀愛的形態,大大降低了人類交往、交流以及交易的成本。雅虎、新浪、騰訊的誕生,降低了信息傳播的成本;谷歌、百度的誕生,降低了人們查找資料的成本;亞馬遜、阿里巴巴、攜程等的誕生,降低了人們交易的成本……
以上互聯網的成功,其實不乏偶然性。新浪的創始人王志東在談到創業的情景時,用“摸著石頭過河”來形容自己的心情;騰訊的馬化騰當年做QQ時,因資金和信心都接近枯竭,幾十萬元就想賣掉自己的公司。因找不到買主,只好自己苦苦支撐,沒有想到后來竟然起死回生。
那互聯網什么時候才算進入真正的春天?我以為只有在企業家開始重視并大舉進入之時。
任何技術都是為解決問題而生,互聯網同樣如此,僅僅停留在技術層面,停留在象牙之塔,蛋糕始終做不大。只有真正進入到商業領域,讓商人感到其存在巨大商業價值的時候,互聯網才能出現井噴。
何文發是華南知名的報刊發行商。十幾年來,他一直做發行代理,生意紅紅火火,他代理的報刊有100多種,擁有自己的發行配送團隊。最近他有點苦惱,對我說,“我們必須盡快進入互聯網,進入電子商務,要把交易成本降下來,把市場進一步做大,否則,我們的路會越走越窄。”
王逸華是中郵普泰華南總經理,他代理的手機一年營收達幾十億元。這是我見過最聰明的企業家之一。他白手起家,靠自己一個人的打拼,做到今天這個規模,生意很少失敗。他很感慨地對我說,再過幾年,手機批發和零售都將萎縮,我們必須超前看到未來,要加快向互聯網轉型。
梁沛堂是大地通訊公司的董事長,他的連鎖手機專賣店遍布很多省市,他的互聯網理念也非常超前。我走進他的專賣店,發現柜臺上每部手機都配有一個顯示器。只要拿起這部手機,屏幕上馬上顯示該手機的性能和價格等。不僅如此,梁早在好幾年前,就組建了強大的軟件開發團隊。他敏銳地發現,未來手機是一個必不可少的個人終端。他開發的系統,現在已經和運營商、政府部門合作,在移動支付、移動政務等業務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葉偉經營著北京蟹島金T高爾夫俱樂部,他很有創業激情,也很有經營思路。最近我們接觸比較頻繁,在一起交流高爾夫心得,切磋乒乓球技術,更多的時候探討如何用新思維來經營企業。他非常希望引入網絡手段,將線下業務拓展到線上。
而讓我觸動最大的是我的同行——四川省《華西都市報》的執行社長李宇西先生。李社長是我見到的最具商業頭腦的文人之一,《華西都市報》在他的帶領下,一年一個臺階,做得非常出色。我和他幾年前一起去歐洲考察了十天,后來就沒有聯系過。今年春節前,他突然給我電話,說他是《IT時代周刊》的忠實讀者,想趁北京的時間拜訪我。
一見面,他就對我說,他準備在成都做一個大型的資訊網站,同時在網站上做電子商務,在網上建商場賣東西。他詳細講解了他的優勢以及做法,我聽后眼睛一亮。我對他說,“你的想法非常及時,計劃也非常到位,不要擔心技術,現在網站技術已經非常成熟和普及了。你要是用投入《華西都市報》的精力和財力做一個網站,一定會取得巨大的成功!”
隨著越來越多頗具商業頭腦的傳統行業領袖涉足互聯網,互聯網產業將很快迎來真正的繁榮。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微軟首席財務官(CFO)彼得·克萊恩(PeterKlein)日前表示,到目前為止,微軟已經售出了9000萬套Windows7。 3月3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微軟首席財務官(CFO)彼得克萊恩(Peter Klein)日前表示,到目前為止,微軟已經售>>>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IT時代周刊曹健:互聯網實現商用帶來繁榮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502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