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時代周刊》總編 曹健
國內曾經涌現出了一些優秀的本土影視作品,比如《老井》、《紅高粱》、《北京人在紐約》、《紅樓夢》、《西游記》,再比如《四世同堂》、《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渴望》、《金婚》、《亮劍》等等,這些精心制作的影視劇,讓我們有如飲甘露之感,也由此造就了一批優秀的導演,像張藝謀、馮小剛等。
可惜,最近幾年,我們的屏幕卻顯得越來越浮躁。編劇、導演不再真正深入生活,不再考慮觀眾的需求,而是閉門造車、胡編亂造,把主要精力和金錢都放在商業炒作上。當年《十面埋伏》花了幾千萬元炒作,讓觀眾乘興而去敗興而歸;今年的《三槍拍案驚奇》更是用一個多億資金炒作包裝自己,到處是廣告,到處是軟文,屏幕上到處是花錢做的推廣節目。結果,同樣讓觀眾驚呼上當受騙。有一權威影評機構聯合網友評出的2009年度最差影片,竟然是張藝謀導演的《三槍拍案驚奇》,當紅演員小沈陽則被評為最差演員,讓人大跌眼鏡。還有《孔子》,觀眾稱其爛得不行,很多網友甚至連簽名都改成了“拒看《孔子》”,可惜了周潤發,一世英名毀于一旦。
而就在此時,好萊塢大片《阿凡達》橫空出世,將包括中國觀眾在內的全球影迷震撼了一回,影片全球票房已經超過20億美元,創下了新的紀錄。導演卡梅隆當年在拍完風靡全球的《泰坦尼克號》之后,就一直在潛心拍攝《阿凡達》。據說,《阿凡達》的故事早在14年前就有了雛形,只因當時特技水平所限,劇本被擱置,此后,隨著包括3D攝像在內的特效技術提升,卡梅隆才又重拾這一劇本,并找來各路專家,不斷完善細節,正式開始影片創作。
于是,今天我們看到的《阿凡達》堪稱動人心魄。在這個寒冬,被賀歲片忽悠慣了的中國觀眾,面對精美絕倫的《阿凡達》,怎能不激動不亢奮?難怪大家要爭先前往影院觀看,其心情就像春節返鄉般熱切,以至該片一票難求。
對《阿凡達》的成功,我們的影視大佬們該作何感想?
頭腦清醒的知名導演陸川先生認為,我們在《阿凡達》面前應該感到羞愧,令人汗顏的不是電影本身,而是中國電影人目前做事情的態度:“我們在虛高的票房中裸奔和狂歡的時候,徹底放棄了作為一個電影人,一個民族精神文化產品創作者應有的操守。”這話講得非常中肯。
態度決定一切,在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大背景下,我們什么也不缺,包括13億龐大的觀眾。什么樣的大片我們都能投資得起,什么樣的演員我們都能請得起,還有,高超的商業運作手段,我們早就運用得很純熟。但,我們的電影卻為何越來越令人失望?
當我們把目光從影視界轉向互聯網,可以看到同樣的規律:凡是能沉下心來把事情做扎實的人,最后肯定會成功,相反,一定會失敗。當年離互聯網只有一步之遙的瀛海威而今何在?當年融資了很多美金的8848而今何在?還有早年那么多轟轟烈烈的網站,今天又到哪里去了?也就只剩下新浪、搜狐、網易等少數網站真正堅持下來。與此同時,早期還有那么多的業界名人,今天也都已悄無聲息,只有那些真正耐得住寂寞,扎扎實實埋頭做好自己事情的人,才可以笑到最后,顯出英雄本色:盛大的陳天橋成了網游的教父,百度的李彥宏成了中文搜索的代名詞,騰訊的馬化騰成了QQ企鵝的化身……
再看IT媒體,凡是能潛下心來提供優質內容的媒體,都會贏得越來越多的讀者,從而持續得到客戶認可。這樣的媒體,即使在金融危機到來時,也可以活得非常好,而那些浮躁的、急于求成的媒體,大部分都難以為繼,很多已經倒閉。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昨天下午15:55,記者登錄自稱為“一顆很遜的鹵蛋”的女演員姚晨的微博,發現其已擁有粉絲1011154名。 昨天下午15:55,記者登錄自稱為一顆很遜的鹵蛋的女演員姚晨的微博,發現其已擁有粉絲1011154 名。而她也更新了>>>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IT時代周刊曹健:《阿凡達》讓我們汗顏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516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