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凌晨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華納音樂日前對免費流媒體音樂網站大加批評,稱將拒絕繼續授權。
諸如Spotify、We7和Last.fm之類的網站免費、即時并且合法地提供上百萬首單曲的在線播放,依靠廣告費生存。媒體巨頭華納音樂日前稱這種服務“顯然不利于整個音樂產業”,這一評論為免費流媒體播放網站的前途帶來了陰影,此種模式在樂迷中大受歡迎,對唱片業卻有些無利可圖。
Spotify目前在歐洲六國已有700萬用戶,并正準備進軍美國。其中95%的用戶免費享用音樂,但需要忍受插播的廣告,只有25萬人選擇支付月費,下載無廣告版本音樂到手機上欣賞。We7和Last.fm等也采用類似的運營模式。
華納音樂CEO艾德加·布隆夫曼(Edgar Bronfman Jr.)表示:“免費流媒體音樂服務顯然不利于整個音樂產業,只要涉及華納擁有版權的音樂,本公司都將拒絕授權。我們將不會支持這種先免費提供各種音樂來吸引用戶,再依靠某些額外服務收取費用的模式。”
目前還不清楚華納是準備撤下所有的旗下音樂,還是只拒絕對新發行的單曲授權。
他還表示,公司將重點推進收費流媒體播放業務,據他認為,此種模式的吸引力有可能超過蘋果iTunes那種類型的音樂下載,潛在的在線音樂訂購用戶的數量將使通過iTune下載音樂的人數相形見絀。樂迷們可以通過支付月費而直接在線欣賞音樂,或者下載到特定的手機等數碼產品上。布隆夫曼認為這可以吸引“數億”原本對購買音樂尚不熱衷的訂戶。從長遠來看,這一模式的盈利前景可能高于單曲付費下載模式。
幾周前,另一家唱片巨頭環球音樂(Universal)對Spotify作出了截然相反的評價,其資深副總Rob Wells盛贊Spotify擁有“極具可持續性的盈利模式”。
數碼音樂咨詢機構Music Ally分析師Paul Brindley指出,其他唱片公司不大可能跟隨華納音樂的步伐。盡管很多人懷疑免費流媒體音樂業務的盈利能力,但他認為現在還無法斷言,如果華納直接撤出所有單曲,那將是“一個悲劇”,對Spotify等網站也將構成致命打擊。Spotify發言人拒絕對此作出評論。
英國音樂經紀人論壇的主管Jon Webster指出,業界必須大力支持各種誘使樂迷遠離盜版的服務,“任何試圖開倒車的行為都是無視現實的,新媒體必須按照消費者的意愿提供服務,否則他們就會去偷(下載盜版)。”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依法關閉了一批違法違規網站,有效斬斷淫穢色情和低俗信息傳播源頭。 中央外宣辦網絡局負責人昨天指出,2009年12月以來,由中央外宣辦牽頭,會同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等九部門聯合開展的進一步>>>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華納音樂將不再支持免費流媒體音樂服務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516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