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外媒體報道,消息人士表示,AOL(美國在線)已經將其ICQ即時通訊服務的潛在買家范圍由7家縮小為4家,這也意味著該公司在其業務拆分問題上再次向前邁進了一步。
有分析師表示,潛在買家很可能在下列公司中產生:俄羅斯投資集團Digital Sky Technologies,該公司也是Facebook等社交網站的投資者;中國騰訊公司,該公司是QQ擁有者及游戲服務提供商;Naspers,南非多媒體巨頭;Seznam,捷克最大的門戶網站;Yandex,俄羅斯搜索引擎巨頭。
消息人士表示,各潛在買家對于AOL這項業務的出價大多在2億美元左右。目前,AOL新聞發言人拒絕就此事發表評論。
AOL出售ICQ業務的消息最先由BoomTown網站于2009年11月份進行報道,而這也是AOL整體重組計劃的一部分。為了能夠更好的專注于內容及廣告業務,AOL計劃拆分多項非核心資產。
另據其他媒體在去年12月份的報道,AOL的出售交易將以更為傳統的方式完成,而潛在買家將與Allen & Co.、摩根斯坦利等AOL的投資銀行顧問進行接觸并提供具體的收購方案。
據消息人士透露,AOL對于買家的初步篩選已經完成,目前剩下了四家收購意愿更強烈的買家。而據其中一位消息人士透露,這些潛在買家來自全球各國。這也意味著,潛在買家很可能并非美國本土企業。
事實上,很好理解AOL該業務買家將來自全球其他國家的原因。目前,ICQ服務在全球范圍內的用戶數量在4000萬人至5000萬人之間,而且主要集中在美國海外市場,如德國、俄羅斯、東歐及以色列。
而就美國市場而言,盡管一部分分析師認為谷歌公司將成為AOL該項ICQ業務的買家,但是事實上,雅虎公司也曾提出過收購報價,但是由于價格過低,該公司已經被排除在潛在買家名單之外。
可以肯定的是,無論最終哪家公司從AOL手中收購ICQ業務,其所支付的費用都遠低于AOL在1998年所支付的金額。當時,實力強大的AOL以2.87億美元收購了被認為潛力巨大的在線通訊工具ICQ,并且還向其團隊支付了1.2億美元的額外并購費用。而賣家則是以色列的一家剛剛起步的小公司Mirabilis。
相比于微軟、雅虎及谷歌等公司提供的服務,ICQ在美國市場的受歡迎程度十分有限。另一方面,隨著Facebook 及Twitter的日益壯大,ICQ的生存空間被進一步擠壓。與此相對應,AOL的AIM業務則發展十分迅速。
目前,ICQ業務的總部仍然設在以色列,員工數量大約100人左右,其盈利能力也比較穩定。消息人士表示,作為收購程序的一部分,除了與AOL進行談判之外,各潛在買家同時也展開了與ICQ團隊的談判。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在發出“神仙打架、小鬼遭殃”的感嘆之后,丁磊最終還是向新聞出版總署低下了頭。前日,網易《魔獸世界》官方網站發出公報,稱會在近期向新聞出版總署提出出版《魔獸世界(燃燒的遠征)》網絡游戲出版物的申請。 在發出神>>>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518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