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急診室轉入觀察室 修復谷歌
董軍
[第一部]夢醒
要知道傷心總是難免的
在每一個夢醒時分
有些事情你現在不必問
有些人你永遠不必等
從休克療法到恢復治療
像往常一樣,1月13日早,谷歌中國區的員工按部就班地來到位于清華科技園的谷歌中國總部大樓。也正是在這一天,所有的工作戛然而止,不僅沒有任何前奏,更沒有任何善后。
谷歌中國員工無法登錄服務器進行工作,原定于1月14日下午舉行Google Android實驗室捐贈項目啟動儀式臨時取消,辦公室里甚至有人開玩笑說要吃散伙飯……這些被外界視為金飯碗的谷歌員工“被”失業了。
不知事件會如何演變的谷歌中國,只得緊急采取“休克療法”。
1月13日,從未到訪過中國,也很少與中國員工開會的創始人之一謝爾蓋布林與主管系統基礎工程部門的副總裁比爾庫格倫和中國員工進行了視頻會議,確認退出中國是個“可能”的結果。會議甚至還談到未來人員安排的問題,“We will look after them (我們會照顧他們)。”布林說。 這個視頻會議給員工當時的感覺是“2012”夢想成真了。
有谷歌內部員工稱,為了留住重要人才,谷歌準備把經理級以上的人員調往中國臺灣和香港工作。而谷歌在中國臺灣和香港的公司也很快騰出辦公室,第一批經理人已經奔赴了香港辦公室。與此同時,人力資源部也開始動手制定員工的賠償方案。
不過,接下來的日子里,谷歌內部卻又恢復了平靜,來自各方面信息似乎暗示著“不撤了”。
1月15日,谷歌全球CEO艾瑞克施密特在接受美國《新聞周刊》采訪時表示,希望能與中國政府協商解決爭議,在此基礎上能繼續留在中國。
1月19日,谷歌中國的聯合“當家人”――谷歌全球副總裁劉允、研發總監楊文洛又在中文博客網站上做出新的表態,題為《澄清不實的傳言》:“過去幾天里,我們看到有很多關于谷歌中國以及谷歌員工不真實的傳言,一些報道稱我們已經關閉了在中國的辦公室,還有一些報道稱我們在中國的員工已經接到通知將于近期離職。這些都是不真實的。目前,谷歌中國的員工同過去一樣在辦公室正常工作,討論產品開發,與客戶進行溝通。”
來自谷歌內部的消息也證實,谷歌工作已經基本恢復正常:“帶薪休假的員工已經返回工作崗位,被派往中國臺灣、香港的經理們已經返回,樓門口增加的保安也恢復到正常,新員工面試工作也恢復了。從每天上班和中午在餐廳吃飯的人數來看,員工并沒有減少,而且表面上看,情緒也都非常穩定。”
在這位員工看來,公司已從休克療法轉向恢復治療階段,應該不會有太大的變化了。
[第二部]離歌
你說愛本就是夢境
跟你借的幸福我只能還你
想留不能留才最寂寞
沒說完溫柔只剩離歌
假如谷歌離開……
不過,并不是每一位員工都能夠享受到這樣的安全感。
“要看什么標準算是撤出中國了。目前一種說法是關閉google.cn的中文搜索,保留一些研發、銷售和手機業務相關人員,這是很有可能的。另外一種說法是關閉谷歌在中國的辦公室,現在看起來不太可能。”這位員工的說法與外界的傳聞相一致。不過,出于前一次的經驗,兩位員工均對記者表示,他們并不清楚具體的去留方案,公司內部也并未做通報,大家都只是在猜測而已。
谷歌接下來到底會如何走?這些信息對于普通員工來講仍是一個謎。
如果像上面那位員工猜測的那樣,關閉google.cn的中文搜索,保留研發、銷售和手機業務的團隊,又意味著什么呢?
早在2000年,谷歌就開發其主站Google.com的中文界面,中國人已經可以使用中文版的google搜索。但這個網站并不依據中國的法律進行內容的審查,并且服務器設立在美國。這樣的網站由于使用極不穩定,從而限制了google在中國的發展。
2005年,為了在中國更好的運營,谷歌在中國正式設立辦公室; 2006年1月26日,谷歌正式啟用google.cn,根據中國政策要求對內容進行審查,并將部分服務器搬到中國。中國大陸的用戶輸入google.com,會被直接帶入google.cn。google.cn可以視為谷歌為適應中國法律所做的一種配合,當然也可以理解為google.cn使谷歌在中國變得合法。
如果關閉google.cn的中文搜索,那就意味著又會回到2006年以前的狀態。理論上講,中國用戶依然可以通過google.com使用谷歌的搜索,企業也依然可以在這里投放廣告。google.com不需再針對中國的政策限制進行內容審查。但使用方便性和技術性的問題將再次出現,況且“中國政府這次對互聯網治理的決心非常大,封鎖google.com并不是沒有可能。”一位業內資深人士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如果關閉google.cn意味著谷歌在中國的業務將很難進行。更為關鍵的問題是,如果谷歌在中國不設辦公室,即使在中國繼續通過網上直銷的方式進行銷售,收入也無法轉出中國。
記者采訪了幾位谷歌的競爭對手和代理商以及業內資深人士,大家的共識是谷歌不會撤出中國,現在只是騎虎難下。“拖延是最好的辦法, 時間會解決一切問題的,就像男女之間的愛情一樣。”一位谷歌的競爭對手如是說。
[第三部]曖昧
猶疑在似即若離之間
望不穿這暖昧的眼
似是濃卻仍然很淡
天早灰藍想告別
偏未晚
艱難的平臺與痛苦的善后
谷歌的態度變得越來越曖昧,已經失去開始時的激動與強硬。冷靜下來的谷歌需要重新評估中國市場的價值。
谷歌在中國的搜索業務非常廣泛,涉及個性
推薦閱讀
對于美國政府就谷歌事件的強硬,商界人士未必歡迎。在目前情況下,外國在華企業會像西方媒體期望的那樣抱團對中國說“不”嗎?業內人士認為“不太可能”。 對于美國政府就谷歌事件的強硬,商界人士未必歡迎。英國智庫>>>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524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