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時能少算些糊涂賬?
盡管昨天下午僅僅幾個小時的“罷工”并不影響任何大局,但51.com、it168、博客大巴三家網站被域名服務商新網禁止解析的事情依然讓人感覺有些郁悶。
這些郁悶其實并不源于為上述網站喊冤——憑心而論,幾乎所有提供個人空間服務的互聯網服務商或多或少都會“涉黃”或者有“涉黃”的嫌疑。可以佐證此觀點的事實是,此前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就曾披露過,包括騰訊、網易、新浪在內的多家知名網站,在其論壇和博客服務里都存在“涉黃”信息。
至于擅打擦邊球的51.com,其大名更是多次出現在類似的曝光名單當中。以至于在上海流傳著一個段子,說是51.com老板龐升東去嘉興周邊的某縣城考察市場,發現路邊很多裝潢曖昧的發廊里,工作人員的名片上都印著自己的51空間地址。
真正讓人郁悶的是,截止目前為止,作為用戶的普通網民依然并不了解上述網站被“禁止解析”的真正原因所在。按照昨天51.com的公開口徑,被禁止解析只是“和新網在溝通上出了問題”;另外還有版本的說法則是,該域名被國外的域名管理機構誤判為過期,從而導致停止解析無法訪問。而昨天下午來自新網方面的消息則是,接到北京市通管局通知,稱上述網站含有淫穢色情信息,要求先進行鎖定。
這怎么看怎么是一堆糊涂賬。
第一,按照此前的慣例,發現并曝光某個網站在內容方面出現問題,應當是文化部主管的事情。通信管理局作為工信息的下屬單位,是否有權力和能力調查網站“涉黃”暫時存疑。
第二,極有可能是通管局接到了文化部的協查通告,因此通知新網要求“先進行鎖定”。但這樣的做法首先沒有明確的法律法規支持,其次有欠周全。因為上述網站均為訪問量在千萬級以上,“證照齊全”的商業網站。從常理考慮,就算“涉黃”,其內容或許也只占整體服務的很小部分。因為一小部分違規內容封掉整個網站,很容易落個“寧錯殺勿放過”的口實。
其三,新網作為域名服務提供商,只是一家企業,并非執法機構,51等公司實際上是其客戶。如果僅僅是一句“接到某某單位通知”就可以成為停止域名解析的理由,從法理上或許很難講通。
其四,截止今天,主管部門對此事依然沒有公開表態,被披露的事實或許就是“企業對企業”層面上的各執一詞。對于眾多或者希望以此為戒,或者只是出于好奇的圍觀者來說,誰在執法,為何執法,執法何依,仍然是懸而未決的問題。
兩周前,一位知名互聯網公司老板在聊到國際資本市場對于中國互聯網“政策風險”的看法時說,其實在所有國家和地區,國際資本在投資時都會考慮政策風險的問題,資本市場能夠接受任何狀況下的“政策風險”,唯一要求的,只是政策的透明度而已。因為只有這樣,他們才能“就算死,也能死個明白”。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據路透社報道,伊朗最高領導人哈梅內伊周二(26日)指責美國試圖利用互聯網作為對付伊朗的工具,宣稱美國的這種政策只能說明華盛頓已經無計可施。 據路透社報道,伊朗最高領導人哈梅內伊周二(26日)指責美國試圖利用互聯>>>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彭梧:請給互聯網公司一個明白的司法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524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