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經》有言,富人上天堂的難度,好比駱駝穿過針眼兒,這大概是英美“仇富”思維的文化源泉。在西方,富人很難得到社會輿論的一致認可,成為巨富背后的原罪猜測,是西方輿論對富豪的基本態度。
這也是西方富豪熱衷于慈善事業的文化動機。財政動機自然是沖著慈善款項免稅的待遇。比爾·蓋茨在中國受到一邊倒的崇拜,幾乎成為財富創造的象征。在西方,對比爾·蓋茲卻并非都是好的評價。
尤其在英國,英國媒體給比爾·蓋茨的昔日評價是,“咄咄逼人的美國式資本主義代表”!顯示微軟公司讓英國人受不了的市場戰斗力!比爾·蓋茲為全球反瘧疾事業投入的數十億美元,也被英國媒體解讀為“重塑微軟品牌”的商業舉動。
對蓋茨這種“咄咄逼人的美式資本主義代表”,英國人只是希望歐洲能夠利用針對微軟的反壟斷訴訟以及其他手段整整微軟,但是,當比爾·蓋茨針對谷歌事件,為中國說了幾句公道話以后,英國媒體就開始大肆抹黑這位改變世界的美國巨富。
稍微懂點企業管理理論的人都知道,企業經營要注意政策與法律兩大風險。企業可以關心政治環境,但不能干涉政治,對政治環境變化的關心也只能是為了企業自身更好的適應。只有更好的適應現實環境,企業才能做到永續經營。
昨天,比爾·蓋茨針對谷歌事件發表評論,認為“如果跨國公司想在某一個國家做生意,就必須遵守這個國家的法律。”
這句話可稱是最簡單、但又最難做到的商業圣經。只有做到這一點的公司,才有可能成為百年老店。任何投機取巧、鉆法律空子的公司都只能興旺于一時。
就是這樣的很客觀、在商言商的話,引發英國《衛報》等媒體的抹黑行動,他們將比爾·蓋茨形容為所謂“幫兇”式的角色,甚至認為比爾·蓋茨已經淪為見利忘義的投機主義分子。
英國媒體抹黑比爾·蓋茨的原因,自然是這位美國創富者發表了與英媒立場不一致的言論。在英國媒體人的心中,似乎比爾·蓋茨作為美國新經濟的代表性人物,就應該與英美右翼立場一致,如果不一致,比爾·蓋茨就是英美價值觀的叛徒,就是見利忘義的投機分子。殊不知,比爾·蓋茲作為全球很有遠見的企業家,其見識要遠遠超過滿腦子冷戰思維的部分英國媒體人士。
英國部分媒體抹黑比爾·蓋茨的動作,反映了其自身的狹隘與偏激。比爾·蓋茨的商業戰績以及在全球慈善事業中作出的貢獻,豈是這些只知道激揚文字的媒體人可比?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北京時間1月29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全球最大的社交網站Facebook今天發布了IE瀏覽器工具欄。而在兩個月前,Facebook剛剛發布了火狐瀏覽器工具欄。 北京時間1月29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全球最大的社交網站Faceb>>>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英國媒體為何抹黑比爾·蓋茨?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526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