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用了4個月的時間,阿里巴巴便放開了“全球速賣通”平臺的門檻限制。在2009年底的成都網交會上,阿里巴巴為其中小訂單在線批發平臺“全球速賣通”開設了獨立域名(AliExpress.com),不久又取消了1.98萬元的阿里巴巴會員的門檻收費,開放了免費注冊。
在金融危機下的惡劣環境下,阿里巴巴終于向“在線外貿交易”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然而,先行一步的敦煌網,甚至是ebay或許正期待著阿里巴巴的進入。昨日,阿里巴巴就此向記者作出了全面的闡述。
在線外貿,下一個主流?
免費注冊成為會員,免費發布產品,以傭金取代年費,阿里巴巴“全球速賣通”幾乎顛覆了阿里巴巴在外貿領域的傳統業務模式,然而這種新的模式卻并非阿里巴巴所創始。
早在2004年,從卓越網出來的王樹彤便開始了這樣的一個創業項目。致力于打造一個連接全球生意的專業化、便捷化的平臺,并為其取名敦煌網,希望這能夠開辟一條“網上絲綢之路”。與阿里巴巴全球速賣通不同,敦煌網從一開始便是免費注冊、免費發布,傭金收費的模式。在當時,這種模式可以說是獨樹一幟,業內幾乎沒有人認可這種模式。
然而金融危機的到來,卻使得這種模式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生命力。現在,包括阿里巴巴在內的幾乎全部知名的外貿電子商務都開始涉足這種新的模式。
數據顯示,線上電子商務穩定地保持著15%-20%的增長速度,而網上支付甚至實現了100%的增長。其中,號稱“在線外貿”開創者的敦煌網在2009年,海外買家的月平均增長速度達到了20%,海外買家總數超過280萬,成交訂單總數超過170萬個,平臺交易流量突破了25億元人民幣。
業務競爭,抑或競合?
正是因為這種細微的變化,“在線外貿”的模式開始出現了越來越多的效仿者。從2008年到2009年之中,風投、海外資本大量涌入“在線外貿平臺”,許多傳統的電子商務網站也開始嘗試這種截然不同的模式,阿里巴巴全球速賣通便是其中之一。
2009年8月,阿里巴巴開始涉水“在線外貿”模式,當時的“全球速賣通”只對阿里巴巴會員(需要1.98萬元年費)開放。但不到4個月之后,阿里巴巴便宣布開放全球速賣通的獨立域名(AliExpress.com),不久之后,又開放了免費會員注冊。
業界人士預測,以馬云和阿里巴巴一貫的風格,“全球速賣通”將勢必對整個在線外貿市場的現有格局產生巨大沖擊。一方面,阿里巴巴多年積累的知名度和影響力超過了所有的B2B平臺,而另一方面,阿里巴巴原有會員的轉移將使得“全球速賣通”平臺快速實現原始賣家的積累。
“然而,對于整個在線外貿市場來說,阿里巴巴的影響力或許將成為幫助這個市場快速發展的最大利好。”阿里巴巴有關人士認為,新模式下免費的特點決定了賣家不會死磕某一個平臺,出于多渠道的考慮,一般賣家往往會選擇多個平臺同時開店,整個“在線外貿網商”群體的增加及轉化將惠及多個平臺。
無論是利好,還是利空,在中國B2B市場上占絕對領先地位的阿里巴巴的舉動還是刺激了不少人的神經。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1月23日,波蘭安全組織NTInternals曝光瑞星殺毒軟件存在兩個嚴重漏洞。有專家稱黑客利用瑞星的漏洞可以獲得系統控制權,把用戶的電腦變成“批量抓雞工具”。五天后,瑞星公司發聲明稱這兩個漏洞均已在09年5月徹底修復>>>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阿里巴巴“叫板”敦煌網?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526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