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美國總統奧巴馬對谷歌的表態,中美“網戰”立馬升級。令中國人有點不解,好端端的中美關系為何會引發一場史無前例的“網戰”?
細析中美“網戰”以來的來龍去脈,個中情節并不復雜。美國搜索引擎谷歌不愿意接受中國政府的監管,跑到美國國務院告狀,美國務卿希拉里當即于1月21日發表演講,指責中國互聯網政策限制互聯網。接著,白宮發言人吉布斯表達了奧巴馬總統的聲音,堅信普世權利是所有人都該享受。而眾議院議長佩洛西則同時鼓噪“谷歌的行動是各方企業和各國政府應該學習的榜樣”。(新華網1月24日)
中美“網戰”盡管還在繼續,不過,事實已很清楚,中國對谷歌的處理合情合理并不違法。中國對互聯網的管理也不是世界首創,而是符合中國國情和國際通行做法。來自俄羅斯最新的消息透露,近日,俄羅斯國家杜馬出臺的《保護青少年免受對其健康和發展有害信息干擾法》的修正案,強調每天在12點至18點對有未成年子女的家庭互聯網用戶采取專門的“信息過濾”措施,以防止淫穢和色情網站對青少年的毒害。(中廣網1月25日)
如此淺顯的問題,美國為何要借谷歌不惜與中國拉開“網戰”?原因其實很簡單。眾所周知,2010年是美國國會的選舉年。在美國,選舉政治是最重要的政治。奧巴馬總統及執政的民主黨之所以特別關注這場選戰,乃因在一系列內政問題上屢屢失分。先前,奧巴馬處理金融危機的政策過分偏袒寬容華爾街大腕,引發民意反彈。有美媒指出,奧巴馬的一系列承諾已成了“空頭支票”。更令奧巴馬不安的是,一度雄心勃勃要闖醫改關卻屢屢挫折。奧巴馬面臨一個困局,顯然,只有扭轉困局才能鼓舞士氣,迎接國會大選。那么,通過哪個途徑去扭轉困局?按美國政壇的傳統習慣,每逢美國矛盾四起,必會拿中國開涮。當碰上谷歌這個契機時,奧巴馬總統、希拉里國務卿一齊出面進行高調批評中國就不奇怪了。
值得玩味的是,當谷歌幾番經過平衡決定不撤出中國后,美國政府卻一意孤行,繼續拿谷歌做文章,對中國的所謂“網絡部隊”進行任意夸大?梢姡婪嚼_中美“網戰”,決不是為挽救谷歌而戰,而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美國國會大選。
誠然,美國如何打選戰是美國國內事情,別國不好也不能干涉。但借著自己的選戰而扯上網事,無端指責干涉中國的政策,這就有點不厚道了。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美國政府一名高級官員27日說,國務卿希拉里·克林頓將于28日會見中國外長楊潔篪,并在中國互聯網自由問題上向楊潔篪“施壓”。 美國政府一名高級官員27日說,國務卿希拉里克林頓將于28日會見中國外長楊潔篪,并在中國>>>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527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