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情誼在商業利益爭奪面前顯得非常脆弱。在視頻網站領域,一個新的故事繼續論證著這一“真理”。
去年12月,搜狐CEO張朝陽曾經撮合優酷網CEO古永鏘和酷6網CEO李善友進行會面,希望達成正版化方面的合作。但溝通沒有結果之后,這三個曾在搜狐網共事的創業者開始上演一場搜狐系視頻網站創業者的“戰爭”。
而2010年開場的視頻網站的“江湖”,版權和盈利這兩大主題,開始有了新的變化。
“兄弟”訴諸公堂
“刪除盜版找兩個高中生就夠了,關鍵是決心。”李善友開始放出“狠話”?6在去年年底就開始將所有盜版視頻刪除,準備全部上線正版影視。而就在今年開年,已經轉變陣營的酷6網掉轉炮口,直接起訴目前最大的視頻分享網站優酷網盜版。
李善友表示,對優酷網起訴因盜版酷6網40多部影視作品,在雙方協商無效的情況下,第一批訴訟申請已經遞交法院?6網將會不惜一切代價地實現正版化。“起訴優酷并非因為個人恩怨,而是商業價值觀的爭執。”李善友透露。
搜狐等組成的反盜版聯盟昨日也宣布再次對優酷發起訴訟。本次訴訟,涉及10部影視劇。搜狐CEO張朝陽認為,針對視頻版權侵權案件,仍需要采用訴訟來解決。2009年9月,反盜版聯盟宣布因優酷盜播503部影視劇曾對其發起訴訟。
優酷CTO姚鍵的回應是,優酷近日已經正式推出視頻版權合作管理系統,2010年,優酷將在版權購買力度達到前所未有的規模。優酷也將與優度聯合宣布對酷6網提起訴訟,因為酷6也有版權侵權行為。
盜版式微
而隨著酷6等網站轉身加入正版陣營,正版視頻方正在“宜將剩勇追窮寇”。
視頻網站樂視網25日對外宣布,已經對悠視網盜播的36部影視劇進行取證,本周將會有5部影片立案。包括《赤壁》、《潛伏》等。
上周,百余家網站先后簽署自律宣言,承諾在今后的網絡影視音樂作品的傳播中,遵循影視作品“先授權、后使用”的原則,不以任何方式上載、傳播未經著作權人授權的作品。對于處于公映檔期、熱播期間的影視作品應當采取技術措施限制用戶上傳。
李善友坦言,酷6網之前也有過版權問題,但是“壯士斷腕”后,希望通過起訴將正版化提升到一個更高的層面。
酷6網已公布,將投入3億元用于購買正版影視劇等以提升網站內容質量。而且,酷6網還聯合搜狐網各出資500萬美元,建立了國際影視版權采購基金。
在遭遇去年版權方集體訴訟和廣電總局關閉BT網站幾番“炮火洗禮”之后的視頻版權陣地上,盜版陣營已經逐漸式微。
“正版的確來得比想象的要快,只用了一年時間就解決了價值觀的問題。”激動網董事長兼CEO呂文生表示。
如何依靠正版盈利
“我經過測算,現在做正版模式能夠盈利,所以才來做。”百度視頻網站CEO龔宇則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
正版版權和盈利問題,已經不再是視頻產業硬幣的兩面。
“視頻盜版在去年開始受到打擊,正是因為看到了政府的力量和產業的轉變,我判斷盜版視頻半年內會銷聲匿跡,視頻網站會很‘干凈’。”龔宇樂觀地認為,“百度視頻4年將實現盈虧平衡。”
龔宇表示,新公司將效仿美國的Hulu模式,全是正版內容,而且集中在娛樂領域,以電影、電視劇和卡通為主。
2007年3月,NBC環球和新聞集團、迪斯尼等共同投資建立了Hulu,為用戶提供免費的正版視頻,以廣告作為其主要收入。Hulu當前已成為僅次于Youtube的美國第二大視頻網站,而且Hulu已經開始盈利。
根據龔宇的測算,Youtube只有4%的流量可以換成廣告,而其他96%的帶寬成本是浪費的,因為無法做廣告。國內網絡視頻市場的一大陣營也是學習Youtube的優酷、土豆,都是以視頻分享起家,大約90%的流量是無法插播廣告的。
原因是分享內容中會有大量的盜版內容,分享內容本身題材、質量差異非常大。所以對廣告主來講,很難把自己品牌定位要求高的視頻廣告隨便插入在分散的內容中。
正版產業鏈的成本上會發生變化。“內容購買的成本會很高,單集成本20萬元都是可能的,視頻內容肯定競爭會越來越激烈。”龔宇表示,不做視頻分享卻會降低視頻網站的運營成本——帶寬成本會降低。
從收入上來說,正版100%的流量都能被廣告所使用。
正版產業鏈中,影視劇的網絡版權費水漲船高不僅考驗各家的資金實力,更考驗著眼光和判斷。花大價錢買來的獨家視頻,如果不能帶來巨大的人氣和流量,投入的資金就很有可能打了水漂。
呂文生表示,公司已經開始涉足影視劇制作的上游,從看劇本開始,到探班,盡量能用最小的投入獲得最大的回報。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輕點鼠標,和親密朋友在網上聊天,或在電子購物網站購物,已經成為世界上十多億網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但人們很少關注到,他們打開電腦的那一刻起,從電腦的英特爾芯片到微軟的操作系統,基本上都由美國一個國家的公>>>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視頻江湖2010:版權和盈利的雙重奏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528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