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訊】(記者秦茜)一個真正有公信力的年度大盤點,其所選之人之事之物必須服眾。否則,它就有可能被視為是“忽悠”或“黑箱操作”。近期出爐的“2009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評選,就因有出乎意料的結果而廣受質疑。
被認為不夠格的人物是新浪公司CEO兼總裁曹國偉。它的入選理由是促成“中國互聯網行業第一例MBO”、“兩次赴納斯達克上市”。
或許管理層收購(MBO)、將合資公司推上市這兩點,對新浪公司確有不小貢獻,但僅以此就將其評定為對中國經濟或對某產(行)業作出特殊貢獻的“經濟年度人物”,筆者不客氣地說:CCTV的評獎標準“被降低”了。
就事論事。MBO并非由新浪首開國內之先河,如果非要說它是互聯網行業的“先行者”,那也是因其公司股本結構不合理所致,純屬被逼。也就是說,當張朝陽、丁磊和馬化騰完全無需擔心來自第三方勢力的“惡意收購”之時,曹國偉卻有可能因此寢食難安。事實上,在未完成MBO之前,他必須隨時提防類似陳天橋一般的“資本偷襲者”。再者,從新浪MBO的全過程來看,因為無需監管機構批準,這種只需董事會許可的資本行為,操作難度并不大。
再說中國房產信息集團(CRIC)的上市。該集團系由新浪房產與業務規模、市場份額還是口碑都乏善可陳的易居中國合并而成。在其上市首日,CRIC的開盤價為12.28美元,當日最多沖高到14.4美元,收盤14.2美元,漲幅僅為18.3%。對一只新股來說,這樣的首日漲幅堪稱失敗。這是否正說明了投資人對該股的不看好?
或許還有支持曹國偉的人會說,“是他造就了一個企業的兩次上市。”那筆者要提醒這些人,也是在2009年,張朝陽和陳天橋更早早地做到了這一點,他們做得還更無爭議——搜狐的暢游和盛大的盛大游戲都是單一公司行為,中國房產信息集團上市是新浪和易居中國合力而為,不應該把殊榮獨獨記在曹國偉的功勞薄上。
反倒讓人記憶深刻的是,自金融危機爆發以來,曹國偉和新浪的業界形象褪色多多。搜狐、網易和騰訊都在大發網絡游戲之財,枯守網絡廣告的曹國偉卻創收無道,新浪業績成為國內4大門戶網站中最不好看的。
曹國偉在獲獎感言中說,已經把新浪打造成了“網絡媒體第一品牌”、“最有影響力的門戶”。
這話放在兩三年前,它還頗能讓一些人買賬。在今天,筆者也承認還有一批忠實“粉絲”每天必看新浪的海量信息。但現在已非“流量為王”的互聯網初期,利潤才是最能讓董事會決定你在位時長的決定性因素。如果曹國偉還在倚著“網絡媒體第一品牌”或“最有影響力的門戶”這樣的虛名而坐等網絡廣告,那是新浪之危。
近幾年,我國互聯網領域中搜索引擎、視頻、SNS等新型網絡媒體迅速崛起,用戶數量劇增,越來越多的廠商將廣告從門戶上面挪騰到這些新型網站。以品牌網絡廣告為主的四大門戶的市場份額大多有所下降,其中新浪最為吃重。
統計報告的數據顯示,2009年除騰訊市場份額保持不變,其余三大門戶網絡廣告收入市場份額均呈不同程度的下降態勢。其中,新浪相比2008年下降3個百分點,達7.5%。然而,相比擁有游戲業務的網易和搜狐,這個數字的對以廣告為主營收的新浪來講負面效應最大。
還需提及的是,2008年12月,新浪意氣風發地宣布以13.74億美元的價格收購分眾傳媒戶外數字廣告等業務,但在去年9月28日,因為該并購案始終得不到主管部門的批準而最終流產。業界認為,該案失利不可避免地有損于新浪品牌形象。
我們再看看那些同時入選的其他企業領袖,有去年躋身全球500強排行的沙鋼集團董事局主席沈文榮(中國入圍此排行榜的第一位民營企業家)、成功與福特汽車公司簽署沃爾沃股權收購協議的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有收購芬蘭SESCA旗下的3家公司,完成了歐美市場布局的東軟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劉積仁……
這些人的行為和事跡,確實讓人眼前一亮或心頭一振。相比起他們,曹國偉的那兩個入圍理由,明顯有些檔次不同了。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百度原CTO李一男將于3月1日正式赴任北京無限訊奇(即中移動12580業務公司)CEO一職,而原CEO張志浩將代行職權至2月28日。而此前,有援引消息人士的報道稱李一男已在12580上班。 百度原CTO李一男將于3月1日正式赴任北>>>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新浪曹國偉入選10大經濟人物資格存疑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531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