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過不到1個月,2010年的春節將到來,很多市民也開始紛紛忙于置辦年貨。
而在網上,年貨銷售更是呈現出熱銷的景象。來自淘寶網的統計顯示,過去的一周淘寶網平均日交易額7.6億,其中很大一部分來自年貨的成交,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00%。其中淘寶商城年貨交易額日均接近1千萬元,光五芳齋的新年禮盒,一天賣出1200多盒。
同時,淘寶網近期啟動的全網購物保障體系為網購年貨提供了更全面的保障。消費者在淘寶上任何一家店鋪購物出現商品不符或者出現商品質量問題,淘寶核實后將動用保障基金先行賠付。這意味著,淘寶購物保障將首次覆蓋網絡購物全過程,通過這一制度,減少了買家退款過程中的繁雜程序。
線下維權三難
張阿姨最近就有點煩。她在離家不遠的商超里買了3袋手剝山核桃。可是,她拿回家之后卻發現其中有1袋是已經過保質期1個星期的。于是,她找到那家商超的工作人員,想要討個說法,可是,對方卻認為張阿姨是故意調換了1袋,拒不賠付。之后,張阿姨撥打了工商局的12315電話,并同時請求消保委介入,但是由于購物小票已經丟失,無法提供相應憑證而最后沒有得到滿意的處理結果。類似張阿姨這樣的消費維權難并不是少數現象。因此,消保委人士提醒,購買到問題年貨產品要保留購物票據,并及時撥打工商12315進行投訴。
上海中茂律師事務所的沙博士向記者詳細介紹了造成消費者“維權難”的三大要害,分別是:舉證難、鑒定難、索賠難。
不少執法部門在接受消費者投訴后,有些證據要求消費者提供,實屬為難消費者。這是因為相當多的大型商場出售商品時,消費者付錢后大多數不給出具標準含稅發票,消費者拿到手的基本都是手工開具的“收據”,上面沒有任何實質性內容。就算消費者拿到機打的購物小票,一般也會丟棄,更不會去憑購物小票來開具發票。
沙律師說,遇到產品質量問題,發生爭議的,一般得由消費者先出錢去有關檢驗機構去檢驗。如果就一兩百塊錢的商品,消費者得先掏上千元的檢驗費用,消費者誰會真的去檢驗?只能自認倒霉了。“這樣的鑒定難,消費者投訴有什么用?”
按照《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相關規定,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雙倍賠償消費者損失,但廣大消費者反映即使連正常的“索賠”都很難,“誰給做主”?“賠償多少”?卻難以得到解決。
舉證難、鑒定難、索賠難,線下維權的“三難”使得消費者耗上時間生上氣,再加上投訴程序多、投訴成本高,幾次三番,就把消費者折騰得“沒脾氣了”,消費者也就不去較真、不去投訴了。
淘寶斥資構建“網上315”
不過,隨著網購市場的高速發展,網購維權也成為熱點話題。而就在近日,亞洲最大的網絡零售商圈淘寶網宣布,2010年為淘寶的消費者年,“消費者”將成為淘寶今年的第一大
推薦閱讀
最近英國一位名叫亞當的男子,睡著睡著覺就成了網絡上的紅人。原來這位仁兄有說夢話的習慣,他的妻子在錄下后發現這些夢話實在是太搞笑了,忍不住發到了博客上,誰知一炮而紅。 最近英國一位名叫亞當的男子,睡著睡著>>>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淘寶全網保障開道 網購年貨維權更輕松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531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