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上午8點,佟塵開始了一天的工作。他習慣性地打開百度,卻發現網頁無法顯示。想都不想,佟塵又輸了一遍網址、仔細檢查每一個拼寫、網線拔了再插、路由器關了再開、打開殺毒……一頭霧水地排除了種種可能,唯一沒想到的就是:百度掛了!
這一“大面積騷亂”至少持續了兩小時。遼寧直到傍晚5點左右,才基本恢復各項搜索功能。連掌門人李彥宏也扛不住了,“史無前例”地在自己的微博產品“i貼吧”中大發感慨:“史無前例,史無前例呀!”一舉催生了2010年第一個“網絡流行語”。(只出了一天風頭便迅速被網友給老對手“非法獻花”所取代。)
“幸虧還有谷歌(指Google中國)。”佟塵一邊查著資料一邊杞人憂天地想象了一下如果連谷歌都沒了,這日子還怎么過。沒想到第二天伴隨著海地7.0級強烈地震呼嘯而來的,就是“谷歌不玩兒了!”
“這下被徹底雷到!”佟塵說,“百度被黑還是暫時性的,Google退出中國無疑是歷史性事件。”
總部危機
早在去年10月“谷歌圖書館”因版權問題在中國鬧得沸沸揚揚,DCCI互聯網數據中心主任胡延平便在微博上拋了一條消息:“谷歌開始撤退,所有在中國境內的服務器全部搬走。”
當然在那時,沒有一個人相信他。因為Google在它進入中國的4年間一直磕磕碰碰,退出傳言由來已久。歷數谷歌“門禁史”,從2006年2月開始,分別為牌照門、辭職門、地圖門、詞庫門、抄襲門、報告門、流氓軟件門、惡搞門、稅務門、抄襲門2.0、漏稅門、捐款門、泄密門、廣告門、低俗門、低俗門2.0、涉黃門、版權門、涉黃門2.0……
Google進入中國之前,李開復和CEO施密特曾經有過一番對話。李開復將海外互聯網企業無法在中國成功運作的“魔咒”歸結為三點:一是不夠放權;二是忽視了客戶的需要,沒有在中國組建一支研發團隊;三是眼光太短。施密特給李開復吃了一顆定心丸:“中國有五千年的歷史,Google在中國市場的成功也有五千年的耐心。”
然而Google北京辦事處開張不久,在中國市場推出“新版”搜索引擎的決定就導致了公司股票下跌,美國的反對者舉著標語在公司總部外抗議,公司主管被召到國會進行聽證陳述。
“總部危機”一直困擾著李開復維持一種微妙平衡的努力,以致他不得不多次充當“滅火隊員”飛回山景城回答各式各樣的質詢。
當五千年的耐心系于一人之身的時候,他的轉身離去,也許就意味著戛然而止。
1月14日,谷歌網站LOGO變成了“我度假去了”。而另外一部分用戶,看到的則是“四大發明”。
“你說這是什么意思?”一位互聯網人士意味深長地對記者說。
不過是撒嬌?
Google當真“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其高級副總裁和首席法律顧問David.Drummond在官方博客上宣稱,他們會和中國政府進行磋商,探討“在現行法律框架下”如何運行一個無過濾的搜索引擎。如果會談不成,他們將關閉在谷歌中國的網站以及在華的辦公室。
據外電報道,這一對話已經開始,并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內還將展開更多的對話。然而不少分析師抱悲觀預期:這是一次高風險的對抗。在這場業界巨頭與世界大國的碰撞中,中國政府不可能做出讓步。
贊揚谷歌“使命感”的網友,跑到Google 中國辦事處“非法獻花”,
人民網13日的即時評論則嘲笑了Google的欲擒故縱:“不過是撒嬌罷了。”
堅定認為“Google一定不會離開中國”的理由至少有四點:1中國市場前景廣闊;2資本的力量;3借機炒作多撈點中國市場份額;4政治博弈的砝碼。
“我對Google是否會真正退出中國市場存在非常大的疑問。”一位觀察人士告訴本刊記者:“Google如果退出中國市場,我相信會嚴重影響它的股價。所以我認為它僅僅是在威脅中國政府,或者替別人威脅,制造一起媒體事件和經濟事件引起全世界的關注,增加隨后而至的談判籌碼而已。”
正在南太平洋訪問的希拉里于13日當晚罕見地就某一企業發表聲明:“美國表示嚴重擔憂……我們希望中國政府就此給出解釋。”令國際社會不由紛紛揣測其默契度緣何如此“嚴絲合縫”。
明天的早餐在哪里?
根據最新的消息,在宣布退出中國市場、員工停止工作一周后,Google在中國的業務已經恢復正常運轉。但“走,還是留”,依然沒有明確答案。
網民迅速分成了兩大陣營,“GoogleBye”與“Google-roll”唇槍舌劍,火藥味十足。
作為“中國頭號Blogger”,Keso的依賴之情無疑是激烈的:“對我來說,這是個痛苦的選擇。我的大部分在線生活,依托于Google。我使用Google搜索,用Gmail收發郵件,用GoogleReader閱讀我訂閱的大量內容,用GoogleDocs處理所有辦公文檔,用Picasa處理照片并進行地理標注……”
在一部分網友看來,Google退出中國,不僅僅是一家外資企業要放棄中國市場,也許意味著中國網民將無緣一個嶄新的“免費時代”。
在YouTube、Facebook、Twitter 無法訪問的現狀下,人們又多了一層憂慮:中國會不會變成世界互聯網的孤島?
“阿里巴巴是谷歌的重要客戶之一。很多中國企業需要Google的搜索和廣告進行全球營銷。”一位互聯網人士告訴記者。依附于谷歌Adsense廣告聯盟的個人站長們紛紛發起討論:明天的早餐在哪里?
根據業內的估計,如果谷歌退出中國市場,估計5萬以上從事谷歌廣告代理及搜索引擎優化的人員將失業、20萬以上的個人站長將失去網絡賺錢的渠道、100萬以上的企業網絡推廣將受影響。
某科技公司第一時間展開了解:“我們產品中的Google地圖將來還能用嗎?”技術總監給了一個模糊的答案:“Google退出了,即使還是會繼續提供各項服務,如果把服務器撤走,速度上會受影響,國內數據的更新也差了。還有一個問題是,這些服務將來是不是會被屏蔽掉。”
外界盛傳谷歌中國曾為應屆大學生開出25萬年薪。在李開復的口中,谷歌的工程師們不僅想什么時候來上班都可以,而且在公司想干什么都可以。“谷歌的員工可能會有些失落。他們的招聘在業界看來簡直就是神話,現在總部突然一聲招呼都不打就說要關閉中國公司,不知道心里是什么滋味。”
誰與爭鋒?
Google在華市場占有率超過30%,一旦真撤了,對國內搜索引擎企業來說,心情有點糾結。
從行動上看,除了一股獨大的百度,搜狐搜狗、騰訊搜搜、網易有道必然會立刻開始“接收”谷歌遺留下來這塊蛋糕。
據說,百度的銷售已經開始挨個給谷歌“很受傷”的代理商們打電話了。網易在郵箱的顯眼處特別推出“郵箱搬家”業務,注明:“支持收發Gmail郵件”。連“圈外”的阿里巴巴都拋出了橄欖枝:“不能在北京搞全球最牛的搜索引擎,就到杭州為做全球最牛的電子支付平臺而奮斗吧!”
一位搜索業界的人士指出:“百度會多一些客戶,但它失去了一個很好的競爭對手。如果形成壟斷,就更加樹大招風。騰訊的優勢是擁有中國最大的互聯網平臺,可以更好地理解用戶的需求。”
但這位人士也指出:“搜狗、搜搜市場占有率都很小,在3%以下,有道更不值得一提。從我們這些做技術人來看,有Google在,還能學一點東西。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近日,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就“互聯網自由”問題發表演講,指責中國的互聯網管理政策,影射中國限制互聯網自由,向世界推銷其所謂“信息自由”。之前,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則鼓噪美國其它高科技企業一起對抗,稱“谷歌>>>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Google:不玩了,還是逗你玩?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532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