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谷歌工程師公布了名為“本地提權”的微軟系統高危漏洞,此前不久一個微軟漏洞導致谷歌遭受嚴重入侵,這兩個事件均與谷歌有關。今天上午,網絡安全專家石曉虹博士稱,安全性是互聯網最基礎的特性,網絡自由是相對的,符合本國廣大網民利益的互聯網才是有價值的互聯網。
一周內微軟產品的兩大高危漏洞,都與谷歌有關。據悉,微軟“本地提權”漏洞是由谷歌工程師Tavis Ormandy發現并披露的,涉及Windows XP、Vista、Windows7等主要操作系統的32位版本。所有自1993年以來發布的32位版操作系統中均存在這一漏洞,也就是說,該漏洞已經存在了17年。360安全專家驗證后發現,“本地提權”漏洞可使黑客實施網絡攻擊時獲得系統最高權限,從而取得對網站服務器的控制權,直接威脅到政府、企業、網吧以及個人電腦用戶的信息安全。
國際黑客經常利用微軟漏洞進行網絡攻擊。此前,谷歌威脅退出中國,理由是受到攻擊,并稱這些攻擊來源于中國。美國國務卿希拉里日前就“互聯網自由”問題發表演講,要求中國政府對谷歌宣稱遭遇黑客攻擊的事情進行徹查,影射中國限制互聯網自由。網絡安全專家石曉虹博士稱,安全性是互聯網的最基礎特性,互聯網的開放性決定了黑客攻擊地點的不確定性。由于技術原因,發展中國家的互聯網比較脆弱,也成為國際黑客“練手”和通過攻擊獲得各種有價值信息的目標。我國已成為網絡攻擊最大的受害國,經常成為國際黑客攻擊的首選。網絡安全事關國家利益、社會發展和網民利益,保障互聯網安全,是各個國家政府對網絡管理的第一要務,也是國內外安全軟件公司的理想目標。網絡信息安全本身是對網民負責,只有安全的互聯網,才能保障網民獲得有價值的應用,才能保障互聯網更好地發展。
另外,互聯網專家稱,互聯網上的自由是相對的,只有符合了本國廣大網民利益的網上行為,才能被允許。其實美國對互聯網的監管更加嚴格。根據美國愛國者法案,為了反恐需要,警方有權搜索公民的電子郵件記錄,可以監視公民網上交流;美國情報機構能利用技術手段監控、跟蹤乃至刪改網上不利于美國國家利益的信息;美國還是第一個引入“網絡戰”概念的國家,甚至組建了黑客部隊,通過技術優勢侵入別國互聯網進行內部攻擊,輸送美國的價值觀,引發社會混亂。伊朗大選后,美國就是通過Twitter(微博)造謠生事,對伊保守派和改革派兩大陣營進行了挑撥離間,引發國家動亂。其間,美國國務院甚至要求Twitter運營商推遲一次系統升級計劃,以方便伊朗抗議者通過這種網絡工具發出自己的聲音。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據法國媒體報道,23日中午,薩科齊在“臉譜”網站的個人主頁上發表文章,向網民征求問題。他寫道:“請不要猶豫,請把你們關心的問題以及你們認為我應該重點談論的問題寫下來告訴我。” 1月23日 法國總統尼古拉薩科齊>>>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532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