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以后,百度對技術團隊進行了規模較大的調整,將51com主管技術的副總裁邵輝挖過來,擔任系統部技術總監,同時還晉升一名員工陳韞敏為技術部副總監。
百度前CTO劉建國于2006年10月24日離職后,CTO一職一直空缺。接下來的問題是,由誰來擔當這個重任?2008年10月6日,這個答案揭曉了,前華為副總裁、前港灣網絡總經理李一男出任百度CTO。至此,百度的CTO已經空缺了24個月。這么重要的職位,在找不到更合適人選的情況下,百度的原則是寧缺毋濫。
“百度對CTO的要求非常高,在全球范圍內,可以做百度CTO的人選不超過三個人,李一男是其中之一。”李彥宏說。
對于李一男,李彥宏早就知道。在李彥宏之前,百度另一高管先去見了李一男,探聽李一男的口氣,并做個初步判斷。這個高管反饋的信息是,李一男給人的感覺的確非常不錯,是百度CTO的合適人選。而李一男也表示可以考慮加盟百度。
李一男從港灣科技回歸華為后,大部分時間仍舊待在北京,他的家也安在北京。對于百度,李一男自然非常熟悉。
2008年8月的一天,李一男悄然來到百度,在理想國際大廈“滿江紅”會議室,李彥宏與李一男進行了長達兩個半小時的秘密會談。
其實,對于李一男從電信行業跨到互聯網行業,李彥宏一開始還是有點顧慮的。但是,當他以及其他高管分別與李一男接觸、面談后,李彥宏立即打消了原來的顧慮。
在李彥宏看來,李一男可謂一個技術天才,對技術研發的把握能力非一般人可比。李一男還在華為管理過5 000人的研發團隊,具有領導數千人研發團隊的經驗。這些都是百度CTO必備的。
因此,對于李一男沒有互聯網從業經歷,李彥宏認為,李一男對新事物具有快速的學習能力,這點技術跨度根本不是他的障礙。而且,只有知名度高、技術上也非常權威的李一男,才有可能壓住百度技術研發的陣腳,管理好百度日益龐大的技術團隊。
李彥宏顯然對這個小自己近10歲的年輕人非常滿意。李一男則也對李彥宏個人以及百度公司非常認同,當即同意加盟百度。
幾天后,李一男向華為正式提交了辭職報告,請求從2008年9月底辭去華為副總裁、華為電信首席科學家等職務。“十·一”長假過后的第一天,李一男就正式到百度上班了。
剛到百度的第三天,在一個小事情上,李一男就初露鋒芒了。
當時,百度計劃給高管每人配一部黑莓手機,以方便收發郵件。有的部門立即提出,可以將剛剛推出的百度即時通訊工具百度Hi植入黑莓手機,以使百度Hi獲得更廣泛的應用。對于這個意見,李一男立即表達了這樣的看法:
黑莓手機做Hi肯定是沒有必要的(因為在中國黑莓手機沒有成規模的市場),至于是否做Hi的手機版本,在目前Hi在線使用量的情況以及我們對Hi的目標(作為連接空間、C2C等業務的紐帶)來說,沒有看到需要做手機版本的目標驅動市場,當然具體的決策如果大家覺得需要的話,可以提交產品業務討論會來進行探討。
Yinan Li(用楷體) 上述郵件雖然很短,但觀點鮮明,論據充足,推論嚴密,體現了一個市場導向的技術專家的超強判斷力。李一男的建議當即被采納了。 其實,對于自己的非互聯網背景,李一男也很清楚。 2008年10月10日,北京普天大廈9層。 在剛裝修好的辦公室里,李一男還有一點點拘謹,但與十多年前那個大男孩不同,此時的他明顯多了幾分成熟,臉型也明顯比1997年與任正非等華為高管合影的時候圓潤了。 歲月真的可以改變一個人,甚至改變一個人的心。 他剛剛發表聲明,在到百度后的前三個月內,拒絕接受任何媒體的采訪。但是,今天筆者是以一個特殊的身份來拜訪的。 對于自己離開華為的經過,李一男明顯不愿意再提及。他只是多次重復了這句話:“我是一個經歷過坎坷的人。”言語間有點滄桑,但豪情仍舊,只是多了幾分穩重與內斂。
他在接受筆者采訪的時候說:“在IT領域里,通訊與互聯網之間其實是關聯最緊密的兩個行業,在互聯網剛剛興起時,許多通訊運營商都有涉足。但是,這兩者之間還是存在著很大的區別;ヂ摼W發展了十多年,技術日新月異,已經形成了一套非常復雜的知識管理與知識檢索體系和運營規律。實事求是地說,在我以前的工作經歷中并沒有深入接觸過這些基礎的理論,這是目前對我來說最大的挑戰。”
他又說:“今天,無論在互聯網也好在其他行業也好,當一個創新的思想出來之后,更多的是依靠大規模協同開發。這幾天的工作讓我感受到百度技術團隊開放、坦誠而平等的氛圍,所以也給我很大的信心,這是一個能相互啟發智慧的很好的平臺,我希望能盡快取長補短。”
李一男到位后,百度的技術管理團隊成形了:根據百度內部安排,首席科學家威廉·張、產品副總裁俞軍、高級技術總監郭眈、高級技術總監崔珊珊向李一男匯報工作,而李一男本人直接向李彥宏匯報。
李彥宏顯然對李一男非常欣賞,并寄予了厚望。他在給員工的郵件中說:“李一男先生是中國自主創新科學技術領域的頂尖專家,在全球領先的技術公司擁有杰出的管理經驗。……李一男先生有著豐富的大規模技術團隊管理經驗,他不僅是一位電信基礎設施領域的頂級專家,對互聯網領域的產品和技術趨勢也有著很好的領悟力和深刻的洞見。我相信,李一男先生的加盟,必將帶領百度的產品技術團隊攀上新的高峰。”
在接受筆者的采訪時,李一男說:“我覺得對于一個技術團隊而言,首先要做到團隊的建立不能抹殺個人的創新能力,因為創新想法有時能改變整個行業的進程,從量變到質變看似一小步,卻不是任何人都能做到的。所以,我們不能為了發揮團隊的力量,而要求每個人都穿一樣的衣服,都灰色化,我們需要不斷地有亮點閃現,不斷地有絢麗的明星出現。他們需要有一個土壤和環境。”
但是,他同時強調:“任何一個人想要發揮創造力,必須要學習在這個團隊中與團隊成員有效地協作。企業研發與學校科研工作的不同在于,我們不是靠某個人而是靠團隊協作。”在李一男看來,研發團隊比足球隊有優勢的地方在于,研發團隊的成員數量可以靈活掌握,一個項目研發團隊可以是300人,也可以是3個人,根據需要組織就可以了。
李一男承認,有些人可能并不是特別適合團隊協作,為此,“我們可以成立一些創新性研究小組,給這些人一塊土壤,避免強烈摩擦”。
另一方面,李一男也看到,許多時候好的創新出現時,就像天上的流星般轉瞬即逝,企業卻沒有能力實現它。所以,需要給這個團隊一個有效的目標,需要一個高效的組織運作,“才能將這些燦爛的思想轉化為提供給廣大用戶的價值,并且在某種程度上轉化為商業價值”。
李一男此前創辦的港灣網絡把自己定位于年輕、有活力、有抱負、有沖勁的快速增長的創業型公司,這個定位與百度的文化和氣質很相似。從這個角度看,他應該很容易適應百度公司。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北京時間1月19日早間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奧巴馬周一通過美國紅十字會的Twitter帳號“@redcross”發出了他本人的第一條Twitter消息,這條消息有關海地地震救災。 奧巴馬發出第一條Twitter消息支持海地救災 北京時間>>>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李一男加盟百度的幕后故事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537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