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谷歌高級副總裁在公司官方博客宣布,“不愿意繼續審查google.cn搜索到的結果”,可能將關閉谷歌中國。當天立即有競爭對手挖苦谷歌“市儈”,企業家稱其“愚蠢”,而更多網友則扼惋嘆息。在我看來,谷歌無疑是互聯網時代的超大型獨立媒介,它的黯然離開,令人對中國媒體的獨立進程再添憂慮。
放眼人類歷史,從結繩記事到互聯網時代,每個階段的媒體都打上了時代的烙印,今天,互聯網的沖擊波滲透到各行各業,不可阻擋,挖掘曹操墓的考古學家們也時刻通過互聯網傳遞信息。重要的不再是信息,而是互聯網本身。傳播學者麥克盧漢早就指出:媒介即信息。最大的信息并不是媒介的內容,而是媒介本身,在任何一個時代,技術變革都是媒體變革的先聲。搜索引擎通過沒有傾向性的
技術手段,網絡的海量信息才能被人們準確打撈、激活,加速傳播,而避免謠傳和訛傳。
廣義來說,媒體是傳播信息的載體,它不僅僅是新聞媒體,今天,互聯網是全球最大的媒體,搜索引擎是最強勢的一個。互聯網最吸引人的是信息傳播的交互性,在這里,信息的發布者、傳播者、接收者,在以秒計算的時間里,迅速實現信息的接收、反饋和再傳播。媒體早已蛻下神秘的外衣,百姓日用而知,每天駕馭互聯網在“地球村”里呼吸吐吶。
近十多年,中國網民每年都在激增,網絡已經成為公民生活的必須品。和現實社會相比,網絡是一個更大的公共空間,在網絡上,人們娛樂、購物、做生意,制造并傳播新聞,特別是維權。許多的公共事件都是通過網絡蘊釀、爆發出來,最終推動了社會進步。在這過程里,一個忠實于搜索結果的獨立引擎是功不可沒的。
因此,谷歌稱不愿意繼續對搜索結果進行審查,寧愿退出中國,有其堅持的理由。不久之前,谷歌就搜索結果中出現一張涉及種族侮辱的照片:美國第一夫人米歇爾被惡搞,頭像變成猴子。谷歌當即致歉,但拒絕刪除圖片。可見,在維護搜索結果的獨立品質方面,谷歌沒有對中國使用雙重標準。
可以相信,在互聯網的品質絲毫不會因為谷歌中國的撤離而減損,中國還是中國,網絡還是網絡。在搜索引擎方面,對搜索結果獨立性的堅持會更加成為行業的緊迫性議題,這跟賺錢不賺錢是兩碼事。在其他方面,YOUTOBE、維基百科、推特等網絡媒體,則會因充分保證傳播的客觀性與交互性,在人們心中留下位置。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美國科技博客TheBusinessInsider上周六撰文稱,按照當前的增長速度計算,微軟必應(Bing)的美國搜索市場份額將于今年11月末超越雅虎。以下為文章全文: 圖為雅虎搜索和微軟必應的美國搜索市場份額變化趨勢 自從微軟必>>>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谷歌退出中國:嘆一個獨立媒體的倒掉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538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