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谷歌要退出中國市場的傳聞被炒得沸沸揚揚,在國外媒體的渲染中,谷歌退出中國市場,甚至與中國政府牽扯在一起。這種冷戰思維讓人覺得十分可笑。其實,在我看來,谷歌退出中國市場,只是單純的市場行為,僅此而已。
眾所周知,谷歌是全球搜索巨頭,占有絕對壟斷的市場地位。但偏偏中國用戶沒有給谷歌面子,在中國市場,谷歌做得十分失敗,只占到10-15%左右的市場份額,遠低于中國本土的互聯網搜索巨頭百度。這么低的市場份額,讓谷歌在中國市場入不敷出,維持生計都成問題。在百度CEO李宏彥眼里,雖然谷歌在全球市場值得尊敬,但在中國市場不值一提——李宏彥從來就沒把百度當作競爭對手。更重要的是,從長遠發展來看,谷歌想要追趕上百度的可能性不僅不存在,而且被百度越落越遠的可能性正在不斷增加。隨著李開復的明智辭職,其實,谷歌退出中國市場已經被提上日程,成為谷歌鐵板釘釘的商業秘密。即使是硬撐著,在中國市場的贏利根本就不抵其巨大開銷——當然,以谷歌的財力,是完全虧得起的。雖然中國擁有全球數量最多的網民,對互聯網企業來說,是最大的市場。但這只是理論上的,谷歌并不具備把這種理論變為效益的能力。在中國市場,大家搜索用百度,已經習慣成自然,根深蒂固,谷歌無從改變現狀——或許只有在百度無法運行,如前些天百度被黑,大家才想起百度無法搜索時還有谷歌可用,但畢竟這種情況并不多見。坦率地說,谷歌目前在中國的市場份額,基本上可以證明谷歌已經處在被人遺忘的角落里——這種無奈正是谷歌計劃退出中國市場的根本原因。
但是如果谷歌承認在中國市場上退出的真實原因,那不疑是給了自己一個耳光,是一件很尷尬的事,不僅影響到谷歌股價,影響到谷歌在全球的聲譽和市場表現,而且讓一向狂傲自大的美國企業界顏面掃地,威風掃地。所以,實在沒辦法才不得不冥思苦想出一個企圖體面下臺的理由:那就是要求中國政府給谷歌不過濾搜索功能的特權。
家有家規,國有國法。谷歌的行為,不禁讓我想起2009年某個時候的互聯網掃黃,從那段時間鋪天蓋地的新聞中,我們可以看出一個這樣的基本事實:那就是谷歌在中國互聯網黃毒泛濫的過程中,起了很大的推波助瀾的作用。可以說,那段時間,谷歌成為廣大老百姓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被弄得灰頭土臉。由于有了這種先例,要讓中國政府網開一面,給其不過濾特權,恐怕是不可能的。與此同時,作為谷歌搜索功能中國本土最大競爭對手的百度,卻是生長得十分愉快,很顯然,相得益彰,我們可以看出,谷歌在中國的成長,原因并不是中國政府不給谷歌不過濾搜索功能的特權,而是自己的運營戰略出了問題。如果谷歌把在中國發展的全部希望寄托在中國政府給其不過濾搜索功能上,希望通過提供淫穢色情信息來提高其市場份額和影響力,不僅打錯了算盤,而且實在沒有必要:谷歌的市場份額如果全部寄托在通過搜索不過濾的信息,如淫穢色情內容來提升,那么,這種沒有社會責任感的所謂跨國企業,中國百姓不要也罷。
或許,谷歌正是因為看準了這一點,而退出中國市場又成為發展的必然,為找一個漂亮臺階,保存一點顏面,谷歌想出了這么一計下三濫的招數,從而博得中國境外不明真相的人們的同情——由此看來,谷歌在中國,雖然市場做不好,但小聰明還是有的。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學習卡內基,讓巴菲特不再那么讓同學和老師討厭,但卻無法幫他成為女生心目中的帥哥。 學習卡內基,讓巴菲特不再那么讓同學和老師討厭,但卻無法幫他成為女生心目中的帥哥。 到了高中,青春期活力爆發,所有同學都忙>>>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谷歌中國“大撤退”真相猜測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538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