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上午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谷歌在其官方博客上宣布,考慮關閉中國運營及網站Google.cn。
據一份官方博客聲明,谷歌公司承認Google.cn可能將不得不關閉,并稱此舉與其Gmail郵箱有關。谷歌稱:"我們認識到,這很可能意味著必須關閉Google.cn,并有可能關閉我們駐中國的辦事處。"
谷歌公司(GoogleInc.)可能將停止對其中國版搜索引擎Google.cn的搜索結果進行審查,此舉可能意味著Google.cn將面臨被關閉的命運。
有關人士觀點:
SOLARIS資產管理投資總監TIMGHRISKEY:
對谷歌和消費者而言顯然都不是好消息。谷歌最好能找到解決途徑,即使他們不得不關閉中國業務,也會有重新恢復的一天。我希望會很快恢復,不能想象谷歌永久性關閉中國業務。
對任何業務來說,中國都是巨大的增長引擎,谷歌也能在中國市場發現巨大商機。業界一定會找到對付黑客的方式,這也是時不時困擾很多其他公司的問題,也是用戶的災難。
李彥宏:不希望Google以這種方式退出
他并不希望看到Google以今天的方式退出中國。與優秀選手同場競技是一件幸事,尤其是在技術驅動的互聯網市場上。缺少高手的中國互聯網,大概只能算是一個國域網,競爭可能會更加黑箱,更加上不得臺面。有志向、有追求的中國網民,現在必須更加勤奮地苦練翻墻術,以良好的狀態迎接中國互聯網的鐵屋時代。
互聯網分析家林軍:希望谷歌堅守中國市場
林軍分析稱,百度被黑事件,全世界包括谷歌內部都在關注。百度被黑,與其機房和IDC服務因"政策風險"的考慮才放在美國,百度在受到壓力的情況下放松對自己防衛,從而給了黑客們機會。這讓谷歌總部看到風險被放大的另一面。
從業務而言,百度全面切換鳳巢系統后,谷歌已經失去了反超的最后機會。并且,百度近半年來業務繼續發展迅速,股價進一步上揚。而谷歌中國,在李開復離職后,沒有更合適的職業經理人和總部溝通并堅持立常林軍表示,相信也希望谷歌最后還是會堅持在中國市常從戰略上考慮,進入中國市場,是谷歌鉗制百度的一步重要戰略。從資本層面考慮,百度股價是谷歌衡量自身市值最重要的參照指標。
谷歌侵權事件
谷歌被指偽道歉:不承認侵權語言含糊其辭缺乏誠意
去年11月18日,中國作協向谷歌提出維權通告,要求"對此前未經授權掃描收錄使用的中國作家作品,谷歌公司須在2009年12月31日前向中國作家協會提交處理方案并盡快辦理賠償事宜"。
2010年1月9日,谷歌公司代表埃瑞克·哈特曼向中國作協提交了正式回應文本,向中國作家公開道歉,承諾并提出了處理方案的時間表。
谷歌認為,"由于"數字圖書館"最初的認識不同和對中美兩國版權法律制度的不同了解,我們的行為引起了中國作家的不滿。經過最近幾個月的談判和溝通,我們的確認為我們與中國作家的溝通做得不夠好。谷歌愿意為此行為向中國作家表示道歉。"
谷歌不認侵權,只說"溝通不夠好"這引起了中國作家的不滿。
作家陸天明表示,目前還不存在一個合作、解決問題的基本前提。這個基本前提就是谷歌必須承認他們侵權。在不承認侵權的情況下進行道歉,這個所謂的‘道歉’是缺乏誠意的。
谷歌侵權事件:給作家維權敲響的警鐘
近日,有消息稱:谷歌表態同意和解,賠償每人每本至少60美元。
區區60美元,谷歌買的不僅僅是"閱讀權",還有"額外使用權"———借"書"來獲取不正當利益。實際效益肯定不止60美元,可谷歌居然能用其和中國作家和談,可見有問題的恐怕不僅僅是谷歌"霸道",更折射出當前中國作家的維權困境———維權機制不成熟、維權意識薄弱。
全國律師協會知識產權委員會秘書長陳有西建言,中國作家應當主動"走出去",學會與國際傳媒業打交道。在全球化時代,文化侵權事件只會越來越多,與其退避三舍,不如主動迎上。中國不乏好的作家,也不乏好的文學作品,所欠缺的只是走上國際舞臺的經驗。我們只有不斷地擴大自己的文化影響力,提升中國著作權人在國際上的知名度,在與國際傳媒巨頭的博弈過程中才能加重自己的砝碼,才能更好地維護自身權益。
綜合大旗社會浙江在線易網科技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繼昨日百度被黑后,今早谷歌在其官方博客上宣布,考慮關閉中國運營及網站Google.cn退出中國,谷歌退出中國市場的消息一出,引起網友及業內人士高度關注。無奈啊,一個被黑!一個退出,我們以后用什么呢? 根據業內的>>>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谷歌將退出中國:義氣之舉還是理性選擇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543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