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bèi 【動】蒙受,遭受,
第二個:bèi 【介】 表示被動:叫;讓,被迫 bèipò 〖becompelled;beforced;beconstrained〗受外界迫使
今天看到一則很出人預料的消息,說是Google谷歌在其官方博客上宣布,考慮關閉中國運營及網站Google.cn,一時間搞不清楚南北,于是找到了那篇文章,讓同事中自稱英語六級的翻譯了一下,當然先用Google翻譯大致看了一下,最后總算弄明白了緣由。
去年曾經寫過一篇文章(也說在中國google為什么落后于百度),我認為最重要的原因在于百度自己的那句廣告語,百度更懂中文,換一個字,百度更懂中國,或者說百度更會中國做企業,中國特色擋住了很多的國家大公司,Google也不例外,當然我們也有很多成功的例子,比如大眾,問題在于Google做不到,這是由Google的特性決定的。
首先,Google是一個互聯網企業,不管他是不是自詡為媒體,他都有媒體的特性,這就好解釋Google在中國一直舉步維艱了,有哪個外國的媒體在中國最成功過呢?至少我還沒有發現這個例子。
其次,Google有自己鮮明的企業理念,比如“不作惡”,不管這個“不作惡”是不是為我們認可,是不是如我們理解的字面意思那樣,但是Google自己確實一直在堅持這個立場,而在中國,這種“不作惡”的企業理念難免會和主管部門的要求沖突,換句話說,我相信Google的經營者一直在受著自己堅持的企業道德理念的折磨,而現在,也許是不堪忍受了。
還有一點,Google進入中國以來,先后遭受了好幾次莫名的或者是莫須有的指責,這些指責也許在我們看來是對的,但是在Google看來卻不見得是對的,Google為了市場原因或者是別的原因堅持了下來,但是幾年來,這種趨勢,或者用文中的意思來說,是“迫害”的意思沒有減少,反而在逐漸增加,與此同時,Google認為的錯的東西卻一直非常安全的存在著,比如Google花了很大力氣做的Google音樂,而明顯盜版的百度mp3卻毫發無損,Google的圖書館卻受到了來自于官方的強烈攻擊,這些類似的事情,換我們是Google,也理解不了,當一個市場存在巨大的政策和經營風險的時候,Google選擇被離開,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當然,也不排除Google是在試探我們管理的底線,這就像是網易的魔獸一樣,想看看管理部門到底會做什么樣的讓步,不過以Google的脾性,這種可能性非常低。
Google真要退出,恐怕是皆大歡喜的事情,從主管方到競爭方都會高興,和很多事情一樣,其實受害的只有用戶而已。
相關鏈接:
搜索引擎的黑色星期二:百度消失 谷歌跳票
網絡大事頻發 百度被黑谷歌或將關閉
谷歌中國:其實不想走,其實很想留?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在《精品購物指南》主辦的“影響中國”年度頒獎盛典上,百度憑借著極具前瞻性的“框計算”技術理念,捧得“2009年度影響力事件”大獎。無獨有偶,就在數天前的通信產業年會上,“框計算”剛剛被評為2009年度中國十大>>>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百度“被”黑與Google“被”關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544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