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驚聞谷歌計劃關閉在中國的運營及網站,這無疑意味著谷歌要退出中國市場。一時間網絡間的評論紛沓而來。聯想到近日谷歌與中國作協有關掃描圖書會議的推遲,看來谷歌似乎已經為撤退做好了準備。那谷歌為何要退出中國市場呢?更令人感到敏感的是,這一消息的披露恰在昨天中國最大的搜索引擎百度被黑之后的不到24小時中。
其實分析此事的道理應該很簡單,谷歌作為全球最大的商業互聯網公司和搜索引擎業務,商業利益的原因應該是首選。看看谷歌在中國的市場表現,雖然谷歌搜索目前在中國搜索市場的份額達到了30%,但收入僅僅占到其全部收入的1/10,也許有人說這近10%的收入對于谷歌很是重要,況且,谷歌在中國市場的發展勢頭不錯,中國現在和未來也是全球最大的互聯網市場(擁有最大的互聯網用戶)現在選擇放棄很不明智。這理由似乎有些道理,但這里先不說谷歌肯定會知道和明白這些實際情況,反過來看,作為一家聰明的商業性的公司,投入產出比是谷歌考慮退出中國市場的重中之重。
筆者認為就目前中國的互聯網環境,谷歌今天在中國30%的市場份額和1/10的收入肯定來得非常辛苦,或者說有可能是賠本賺吆喝。這種辛苦體現在通過美國互聯網的商業模式和規則在中國的市場環境下肯定有很多是行不通的。雖然谷歌也在竭力嘗試所謂我們的本土化,例如專對中國的熱門搜索發布音樂搜索服務,但即便是這樣,恐怕也很難和中國的百度抗衡,至于為何,想來許多人都心知肚明。這還僅僅是一項搜索業務。如果我們把所谷歌在中國所有的搜索業務都算上的話,谷歌在中國投入的人力,物力、非市場因素的精力,恐已經讓谷歌疲憊不堪,在這種狀態下,30%的市場份額和1/10的收入是否值得呢?這同樣也預示著谷歌在中國市場份額和收入的增加還會為此付出更多。既然不能夠在商業利益上達到自己的心理預期,那前面所說的賠本賺吆喝呢?
由于中國市場的特殊性以及國民的素質,頻頻曝光的谷歌涉黃事件,讓谷歌認識到除了市場因素外,還有比市場因素更加可怕的不可逾越的鴻溝。尤其是近期的中國圖書掃描事件,可能谷歌是出于好的意愿,但沒想到實際情況與其所想是大相徑庭。這同樣讓谷歌意識到,即便是退而求其次的目的在目前和未來也很難達到。當然來到中國,就要遵守中國的相關法律,這一點不容討論,但谷歌感到無奈的很可能是它是否受到了公平的對待,即可能對手也存在著不同程度與谷歌類似的問題,但曝光的頻度遠未有谷歌多,尤其是在去年。
就在谷歌要退出中國市場的消息發布后,仍有不少的業內人士站出來抨擊谷歌這種行為是不負責任的,對于中國的網民及與谷歌有業務關系的中國企業都會造成損失。其實,如果我們從純商業的角度看,谷歌退與不退是人家的自由。谷歌也許想通過退出來讓我們真實了解一下谷歌對于中國互聯網的影響,從這點上看,筆者認為谷歌退出中國市場未必不是一件好事。不知從何時起,我們總是以所謂的擁有世界上最大的消費群而自居,這聽起來有道理,但稍微一深想的話,那是我們的人口,和具有一定消費能力的人口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筆者這里想說明的是,谷歌退出中國市場對于谷歌而言應該沒有什么大的影響,那對于我們呢?也許我們不應該為谷歌操心,相反,沒有谷歌,我們該怎么辦?也許有人說,我們還有百度,沒錯,但結果會怎樣?
實際上,像谷歌一樣在中國處于非常尷尬的國外企業有很多,他們不懼怕競爭,但他們無奈的是中國特殊的市場環境,非理性的消費者(包括部分網民),不正當的競爭環境,從這個意義上講,谷歌其實不想走,其實很想留,但又不得不走,問題是,如果像谷歌一樣的企業都走了,我們似乎沒有了競爭對手,中國的互聯網及相關產業就一定能夠強盛起來嗎?谷歌的離開,到底是谷歌的悲哀,還是我們的悲哀?
相關鏈接:
美國政府和谷歌強硬對抗中國網絡管制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跨入2010年,去年火爆的網絡視頻領域再次升溫。繼1月4日,網易宣布進軍視頻行業后,昨日,搜索巨頭百度也宣布投資組建網絡視頻公司,殺入炙手可熱的視頻網站行業。 跨入2010年,去年火爆的網絡視頻領域再次升溫。繼1>>>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谷歌中國:其實不想走,其實很想留?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54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