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臺灣《旺報》報道,兩岸網友們不必出門就可以借著網絡購物平臺購買商品。這兩年來,有不少臺灣商家在大陸網站上開起網絡商店,帶動大陸消費者對臺灣服飾、食品的熱情買氣,成功以小本創業,搶食大陸內需市場。
吃喝玩樂、食衣住行相關產品,只要一指,就可以上網查找及購買,網民展現的“內需”概念絕對不容忽視,而且適合小本創業的臺灣商家,從“虛擬網絡”上,“網”住大陸內需商機。
統計顯示,大陸網民人數自2006年起,每年有超過7千萬人的增幅,至去年底已超過3.6億人;整體電子商務市場(含B2C及B2B),2008年底達到1300億元(人民幣,下同),去年則已擴大到2500億元,2012年將快速成長高至7900億人民幣,年復合成長率高達8成。至于臺灣經常上網人口已達46%,從06年起,成長就已大幅趨緩;臺灣B2C電子商務規模市場08年底為1678億元,至2012年預計可緩步成長達到2905億元。而大陸最大的網絡購物網站--淘寶網,去年就賺了2000億,占整體市場比重的8成,今年淘寶目標是還要再“翻一番”達4千億元。大陸知名的網絡營運商--騰訊控股,股價從2005至2007年差不多一年翻一番,由此可預估,未來整個大陸電子商務市場還能倍增。
網購平臺向電視 爭食大餅
把臺灣的網絡賣家帶到“淘寶網-臺灣館”做生意、搶賺人民幣商機的網勁執行長游士逸表示,展望2010年大陸網絡購物市場的發展,將會有較多獨立的購物網站出現,不過預期淘寶的霸主地位仍難以動搖,就像現在臺灣的“YAHOO!奇摩”。
另外值得觀察的是,淘寶今年將出現更多的媒體宣傳,利用不同的媒介來幫賣家促銷,包括手機行動上網購物、電視購物、雜志型錄等。最重要的是去年12月29日宣布與湖南衛視合作,共同組建跨媒體合資公司“湖南快樂淘寶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進軍大陸電視購物頻道,將使得網絡商家接觸到的消費者更加大量及多元。
湖南衛視的娛樂頻道前幾年以“超級女聲”一炮而紅,收視率不低,預計“快樂淘寶”將影響超過8億名以上的收視人口。因此未來淘寶客戶除了3億多的網絡族外,甚至可以借著電視深入網絡滲透率仍低,但幾乎家家戶戶都有電視的農村市場,可望帶來龐大商機。
但電視購物頻道通路所需要支付的上架費更高,只有營業規模較大的賣家,或是產品單價高的產品,才有辦法負擔。至于很便宜的東西,例如30至99元的女性鞋包是否也有可能切入?游士逸認為只要能用量取勝,也不是不可能,而且現在大陸購物頻道上面銷售的物品也千奇百怪,只要能吸引消費者的注意力,就有機會打開新市場。
競爭激烈 藍海成紅海
由于網絡拍賣及購物市場有越來越多賣家參與,部分賣家提出“網絡購物市場已成紅海,接下來會有很多人退出”的看法。游士逸指出,目前淘寶里的個人賣家有400萬個,競爭真的非常激烈,銷售成長幅度也會因人及產品而異,但整個產業還是會以倍數增加。
“很多人在網絡上做同質性高的生意,因此不能想說只要能在網絡開店就能賺錢。好比在夜市擺攤,有些店賣得好,有些卻沒人光顧。因此要能從中勝出,就是要比誰的產品好、服務佳。”此外,他認為賣家有沒有決心持續經營,也是相當大的主因。
大者恒大 單打獨斗不易
兩岸網購賣家有些差異,游士逸發現,大陸的經營者都專注在內需市場,會一起合作或是分享經驗,像淘寶網電子商務的社群,就幾乎都是這些賣家。而臺灣的賣家則多半關著門,默默耕耘自己的板塊,不太會彼此分享或往來。
網絡購物產業有走向大者恒大的趨勢,未來可能導致個人賣家生存空間縮小。游士逸分析,淘寶網
推薦閱讀
中國作協網上公布,谷歌首次公開道歉、作出承諾、提出處理方案時間表。據悉,這也是谷歌數字圖書館遭遇全球維權以來,首次向著作權人致歉。隨后,記者采訪作協、文著協以及國內作家,大家均表示,谷歌最終的解決方案>>>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547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