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訊】(記者張幼陽)自涉黃事件屢曝之后,頃刻,一場聲勢浩大的整治互聯網行動在全國展開,涉黃、掃黃、關閉BT網站……在這樣大力度的監管下,很多的不良反應也就產生了。
不良反應之一:“白名單”讓很多無辜從業者丟了飯碗
2009年歲末,隨著一場聲勢浩大的整治互聯網行動在全國展開,涉黃、掃黃、關閉BT網站……一系列的事件接踵而來。記者了解到,不久前安徽省IDC接入商正在全面清查用戶,很多小影視、小游戲、小圖片網站均被無情“封殺”。 其中安徽最大IDC接入商“炎黃網絡”實行“白名單”制度,沒進入該名單的網站一律無法訪問。業內人士預計,受此影響,安徽省約有上萬小站長面臨失業。
對此,北京市律師協會華建明律師說道:“做網站,就應該備案,就應該手續齊全,如果說有些網站被叫停,那么也是在為之前做不合法的網站而還債。”
而網站資深從業人員玄鳥傳媒CEO郭開森則對此表示異議:這種“白名單”的制度是有失公允的。不在“黑名單”就可以了嘛,至于白名單要求的“一號三證一監控”,也要給時間讓網站負責人去操作這個事情,如果行為粗暴地一刀切下去,那么很多網站就被扼殺,其實很多人做網站不就是為了某個職業,討個生計嗎?“白名單”的大刀一揮,造成多少人丟了飯碗啊?
不良反應之二:網站站長為求自保 病急亂投醫
監管力度過大,網站各大站長為了不讓自己的網站被封,就著急清理網站的不良信息,于是,檢測網站信息中是否含有涉黃等不合法內容的綠壩,就被廣泛應用。但是真的可以有效的杜絕違法信息嗎?(綠壩全名“綠壩-花季護航”,是我國政府為凈化網絡環境,避免青少年受互聯網不良信息的影響和毒害,由國家出資壟斷,供社會免費下載和使用的上網管理軟件,是一款保護未成年人健康上網的計算機終端過濾軟件。)
答案雖然是肯定的,但是這個軟件也引發了很多讓人啼笑皆非的事。據《南方都市報》報道,有網友訪問南京電子技術研究所的網站,點擊其欄目“民用雷達”頁面,會彈出提示:信息監控系統檢測到不允許的詞。隨之,頁面會被強行關閉。令人匪夷所思是,而這“不允許的詞”出自哪里呢。經查證后才知曉,其中有則消息是,“民用雷達廣泛應用于……港口交通管制等領域”。結果直叫人哭笑不得,就是其中“口交”兩字惹的禍。也難怪會有流言傳出,說某公司有一種產品名曰“24口交換機”,即因包含“口交”一詞,被迫改成“24嘴交換機”。
面對上述鬧劇,業內資深人士發出慨嘆:互聯網在09年年尾,可謂是“多災多難”。只不過,出乎預料的是,在這個緊張時期,還萌發了這樣令人匪夷所思且無奈的笑話。如果笑話是悲中生樂,那就是久年干旱的土地上天降甘露;現如今的笑話確實悲中重悲,這就是剛受過蝗蟲災害的莊稼里飄過一陣酸雨!
華律師如是說:對網絡進行監管是很必要的,是很有益處的,而鬧劇諸如“24嘴交換機”只能說是像“綠壩”這種軟件不夠智能化,如果檢測到不良信息,可以進行二次篩選,很多問題也是可以避免的。華律師還提到,網站負責人也沒必要過度地恐慌,只要不是故意地去傳播淫穢色情信息,如果發現有不良信息可以及時進行刪除。并不構成犯罪,所以過度地緊張是沒必要的。
然而筆者認為綠壩既然是一款保護未成年人健康上網的過濾軟件。顯然這款軟件并不適用于所有的網站。相關部門面對這樣管理漏洞是否有夠重視,而不是讓網站站長去病急亂投醫——依靠綠壩。
不良反應之三:強制監管下,網民抵抗情緒大
面對相關管理部門的管理,網站負責人誠惶誠恐。而近日卻有網友舉報,他在工信部互聯網備案中心在線查詢系統核實,八個政府或事業單位網站確未獲得ICP備案號。難道監管部門抓大放小,公眾質疑之聲不絕于耳。而遭質疑的一些政府網站負責人解釋稱:“只不過沒有將編號設置鏈接,網民就要舉報我們,似乎有點兒小題大做。”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政府的網站也不能疏忽監管的制度。”華律師直言,“這就好比車主的車有牌照,但是就是不安裝就上路,這樣仍然是違法的呀!”
郭開森先生的觀點是:看吧,這就是政府監管過于嚴格,造成網民的一種抵抗的情緒!
是啊,八部委運營的應該是有備案的合法網站,可是他們作為政府不能對自身嚴格要求,沒有按照網絡監管制度辦事,他們這種執法卻又犯法的行為也實在是令人不齒。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俄羅斯檢察人員28日說,通過互聯網呼吁總理弗拉基米爾·普京打擊警界腐敗的一名前警官涉嫌濫用公職,將遭到起訴。 俄羅斯檢察人員28日說,通過互聯網呼吁總理弗拉基米爾普京打擊警界腐敗的一名前警官涉嫌濫用公職,將>>>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網絡監管力度過大 網站站長病急亂投醫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556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