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訊】(記者 白云深)從一款即時通訊軟件,到2001年的無線增值業務,再到游戲、門戶、電子商務、第三方支付、搜索引擎,騰訊完成了互聯網產業幾乎全業務的布局。這個過程,騰訊公司董事長馬化騰用了10年時間。10年之后,騰訊的虛擬商品收入,更是讓互聯網同行側目。
據國外媒體報道,依靠出售虛擬商品就獲能得10億美元收入的完美商業模式似乎是書本上的傳說,但騰訊公司在中國做到了。騰訊通過在線游戲、社交網絡、即時通訊和廣告服務完成了這一切。它在香港上市,2008年營收達到10億美元,凈利潤7.29億美元,取得了70%的利潤率。騰訊的成功,主要得益于在中國擁有2億用戶的Qzone,Qzone提供了創建或分享文件、游戲、博客、照片和禮物服務。而騰訊Qzone服務的貨幣化,得益于自己的支付系統Q幣。
Qzone可以免費使用,并能獲得簡單的模板和禮品。但大多數用戶會為了得到更高級的服務而付費。騰訊通過出售虛擬商品獲利,因為它使用一種被稱為Q幣的支付系統。
報道認為,Q幣可以在便利店等定點商鋪以充值卡的形式買到,也可從用戶的手機中扣除。這方便了信用卡使用還不普及的中國用戶進行付款和結算。中國的信用卡行業還處于初級階段,核心用戶還比較年輕,Q幣支付系統有效地打破了支付障礙,為騰訊虛擬商品的出售創造了條件。
事實上,淘寶上也有Q幣出售。騰訊Q幣價格為1Q幣1人民幣,而淘寶上Q幣價格可低達官方價格的6折到7折。騰訊還曾因淘寶交易Q幣和淘寶對簿公堂。騰訊認為,淘寶網上有賣家在以不符合市場價格的折扣出售QQ號碼和Q幣,侵犯騰訊公司的著作權和財產權。事實上,Q幣是騰訊獨家發行,淘寶上出售的Q幣,也必須得到騰訊的承認才能使用,而騰訊官方如果沒有折扣,淘寶賣家怎么折騰也沒用。鬧上法庭之后,騰訊會更加明白這一點。但是,至今淘寶上的折扣Q幣長盛不衰,那些賣家如何賺錢呢?據知情人士透露,廉價Q幣的來源,一是通過積累游戲幣兌換(現在騰訊已經限制了該功能),二是通過偷盜他人所得。
另外,還可以利用漏洞刷Q幣,一是利用騰訊的漏洞,但可用的漏洞很少;二是利用支付漏洞,利用他人的電話、ADSL等支付賬戶為自己“刷”,這其實也是偷盜的一種。通過搜索引擎可發現,“刷Q幣”是一項熱門搜索。在搜索框輸入“刷”字,立即出現刷Q幣的推薦。
有業內人士認為,為了騰訊裝扮Qzone,有些年輕人節衣縮食,更有甚者不惜一擲千金,天價QQ號被盜就是一個例子——這和網游的危害性,其實是一樣的。而Q幣的倒賣,甚至引發很多社會問題。這些雖然不能完全歸罪于騰訊,但騰訊提供了一個平臺。騰訊雄霸互聯網的野心無可厚非,但不顧影響與后果,千方百計誘導Q幣消費,有失社會責任感。
據悉,雖然有Q幣,但仍有許多潛在的付費用戶,可能因為單個數字商品的費用太高而拒絕購買。騰訊Qzone就巧妙地以訂閱“黃鉆”(約每月1.5美元)的方式引誘消費,“黃鉆”能夠讓用戶以比單價低得多的價格購買虛擬產品,并免費提供特定的功能和禮物。該項服務還避免了用戶要跟蹤商品使用期限的麻煩。由此,興奮的用戶的花費,往往超過他們的預期。而騰訊的誘導不僅限于此。譬如QQ牧場,要“黃鉆”用戶或者高級黃鉆用戶的邀請才能開通——總而言之就是需要有人買單。除了針對Qzone的“黃鉆”,騰訊還有“紅鉆”、“藍鉆”、“綠鉆”等斂財產品。
此前,騰訊高層披露稱,騰訊正在進行一次大規模的品牌推廣行動,本次品牌推廣計劃總預算為1600萬到1700萬美元,目的在于“對騰訊十年的品牌發展進行重新審視”。
有分析人士指出,中國互聯網企業多是年輕人創業成長為上市公眾公司,一方面表現出高成長性,但也由于多方面原因,容易留給公眾低齡、娛樂、缺乏責任感的印象。隨著中國概念股公司股價、業績的飛漲,它們改善品牌形象、提升公司美譽度的機會也隨之到來。因此,以騰訊等公司為代表的品牌戰略行為,標志著中國互聯網公司的成熟。
但是,也有人認為,花費1700萬美元,對騰訊而言是九牛一毛,而只推廣品牌但不在銷售策略做出改變,“公眾低齡、娛樂、缺乏責任感的印象”,仍然不會消失。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央視網將于下周(12月28日)推出的“中國網絡電視臺”域名www.cntv.cn首次曝光,不過目前還無法正常訪問。今天上午有知情人士透露,央視網成立的“中國網絡電視臺”將于12月28日正式發布上線,屆時將啟用新的獨立域名,>>>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Q幣支付:成全騰訊營收10億美元的背后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558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