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推手”到“打手”,從“五毛黨”“三毛黨”,操控網絡輿論這門“生意”盡管并不算新鮮,但隨著網民規模的激增,越來越多企業,網絡推手和打手,論壇版主,博主的加入,這條食物鏈正變得越來越豐厚,而“網絡民意”也成了任人擺布的“肉雞”。近期,關于“網絡黑社會”的話題正成為包括新華社,央視在內的主流媒體熱門,一些網絡口碑營銷公司和“水軍”通過網絡輿論宣傳,達到炒作新聞尤其是負面打擊競爭對手等目的。隨著媒體的關注,潛伏于水下的灰色產業鏈浮出水面———
大公司頻繁中招,“網絡黑社會”操控輿論
兩年前,本報就曾報道一些整合營銷公司、網絡公關公司悄然操控著一些社區和論壇,而廣告主們也對廣告主們這種物美價廉的“網絡炒手”方案趨之若鶩。與當時以信息優化,網絡屏蔽為目標不同,如今“網絡打手”正成為營銷主流,甚至演變成“網絡黑社會”。
以競爭激烈的殺毒軟件業為例,網絡推手和打手們在這里找到了最好的市場。今年7月份,奇虎360公司正式推出了一款免費殺毒軟件,隨后有關奇虎黑幕的質疑也接踵而至。7月29日,一篇名為“奇虎離職老員工的告白”的帖子頻繁出現在各大論壇,爆出“奇虎暗中搜集用戶的隱私數據”等種種問題,迅速吸引了數十萬的點擊量和回帖。
讓360公司感到蹊蹺的是,為什么像員工爆黑幕這樣的帖子能夠在一夜之間就覆蓋了幾百家論壇,而且總是能引發不可思議的回帖量。“從去年7月17日我們推免費殺毒以來,惡意的的帖子數量應該是在數十萬以上。”
公司技術人員發現,這些帖子基本上都出自新注冊的用戶,發帖之后就再也不會使用,“同一兩個IP有時候十幾個帖子,可能一看是同一秒發的。”
“黑色產業鏈”初成,網絡陷信任危機
事實上,這僅僅是眾多網絡攻擊事件中的一個。從殺毒軟件的口水戰到“封殺王老吉”事件,從“康師傅”的“水源門事件”到目前打得不亦樂乎的真開心和假開心等,在這一樁樁口水戰背后,是什么樣的力量讓他們愈演愈烈?
近幾年來,傳統廣告公關業務正在迅速走向網絡。但是,其中一些以“公關公司”或“營銷公司”名義注冊的公司,不僅為企業提供品牌炒作、口碑維護等服務,甚至也按客戶指令誹謗競爭對手。而且,在最近三年來,這股勢力群體越來越龐大,因為他們暗中操作,又被稱作網絡打手公司。這個工作常常需要成百上千個人共同完成,那些臨時在網上征集來的發帖的人在行內被叫做“水軍”。在這個食物鏈上還有被左右了的版主博主和意見領袖。
中科院研究生院管理學院副院長網絡經濟專家呂本富(博客)分析,在普通人以為被偶然爆料,甚至一些被監督曝光而出現的熱點話題,其實大部分是被一股潛藏的勢力在操縱。“不能說所有的熱帖都是被設計的,但至少有一半,50%左右熱帖是經過人為設計的。”從最新的統計數據看,2009年互聯網廣告市場預計有200億元規模,業界人士表示無法確切了解其中有多少收入用在了打壓對手和不正當的競爭上。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中山網友在中山某貼吧發出名為“中山企業黑名單”的帖子,得到了廣大中山網友的響應,但任何一個人只需花1200元就可以把這個有116篇回帖的曝光帖刪除。近日,有職業刪帖人發帖表示,自己可以刪除貼吧內負面影響的帖子>>>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網絡水軍水落石出:誰在操縱黑色產業鏈?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559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