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名研究生合辦華中地區首家賣菜網,叫賣白菜蘿卜、糧油肉魚。開業半年多,已有較固定客戶群,月盈利最高8000元。不過本地多家超市表示,多數市民仍愿意現場挑菜。
網上賣菜每筆收5元送貨費
昨日,記者在名為“七件事”的賣菜網見到,明碼標價待售的商品包括蔬菜、水果、糧油、肉類、酒水、調料等,菜場、超市里能買到的生鮮,這里幾乎都有,還有一些半成品食材,已洗凈切好打包好,買回家就能下鍋炒。
賣菜網負責人張堯齊是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哲學院研究生,他和4位同學合開了這家網站,今年5月開始“網上賣菜”。
張堯齊介紹,所售蔬菜海鮮魚肉大多從批發市場進貨,銷售價一般參考零售市場均價來定,每筆生意另加5元送貨路費。客戶可通過打電話、發短信、發電郵及QQ等多種方式訂貨,但需提前一天下訂單,他們第二天會配送上門,可以貨到付款,如貨不好,客戶可退貨。
月盈利七八千元壞天氣生意更好
張堯齊介紹,開業半年多來,賣菜網已有較固定的客戶群,生意好時,一天能有60多筆訂單,月盈利七八千元。一般說來,惡劣天氣下,比如酷熱夏天或雨雪降溫天,生意更好。“上個月下雪時,有些人不愿出門買菜,網站日訂單數猛增20%B30%。”
因人手有限,目前賣場網的業務無法在全武漢市鋪開,只在武昌、洪山等區設了5個配送點。
張堯齊介紹,喜歡網上買菜的主要是中青年人,占六七成,他們工作忙,對電腦網絡也比較熟。
除了武漢本地客戶,也有外地客人,“我們有一個遼寧客戶,其小孩在武漢讀大學,每個月至少在我們網站買三四次水果,由我們送給其小孩。”張堯齊說。
超市:暫不會上網賣菜
昨日,本地多家超市表示,暫時沒有在網上賣菜的計劃。
有超市表示,生鮮與普通產品不同,講究新鮮度,很多顧客更愿意親自現場挑選才放心。
專家:網上賣菜有前途
武漢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博導吳先明分析,網上賣菜有一定成本優勢,能吸引一批生活快節奏、無暇買菜的市民,有一定市場前景。
他建議加強配送網絡,提高商品品質,可將客戶鎖定在中高檔社區,那里的居民大多生活節奏快,是網購生鮮的潛在客戶。也直接向餐館、酒店、單位食堂等供貨。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美國人其實很勢力,這從2009年《時代》周刊評出的2009年度人物中略見一斑。今年時代周刊的封面人物是美聯儲主席本·伯南克,他成為封面人物的原因很簡單,因為他幫美國人順利渡過了金融危機這道坎兒。中國人民銀行行>>>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五研究生合辦網站賣菜 月盈利七八千元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560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