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購網訊 昨日晚間,金蝶國際發布公告稱,馮國華因為家庭與個人原因辭任公司執行董事、總裁及公司全資子公司金蝶軟件有限公司CEO職務,自2012年2月2日起正式生效。
2011年1月,馮國華以IBM全球企業咨詢服務部主管合伙人的身份加盟金蝶,出任總裁職務,任期5年。彼時,金蝶國際正處于軟件企業向服務企業轉型的艱難過渡期,由于IBM曾經成功轉型,業界人士對于金蝶重塑輝煌寄予厚望,但時隔一年馮國華的離開也宣告了金蝶在去年轉型計劃的破產。
在國內軟件行業,巨頭企業總裁任期合同通常是5年,但金蝶總裁黃曉間、金算盤總裁張后啟,以及先后在用友以及金蝶國際任總裁的何金華在內的眾多高管,任職均未超過三年,合同期未滿便一拍兩散,馮國華也未能打破這一魔咒。
高管頻繁更迭,意味著行業發展陷入瓶頸。埃森哲大中華區副總裁鄧洪鑒對樂購網表示,軟件行業若不革命,發展已至極限。但想要變革成功,沒有三年時間是看不到成果的,可惜每次“開水”燒到80-90度后繼乏力,企業對于職業經理人缺乏耐心,直至今日仍然沒有成功案例。“這種現象不僅僅出線在中國,但國內企業的失敗率幾乎100%。”鄧洪鑒談及此事時不無痛心的表示。
甲骨文軟件系統有限公司人力資本業務發展總監程時旭則看衰軟件企業向服務企業轉型的可行性,在他看來,軟件公司向服務企業轉型,自相矛盾太多,服務公司需要提供最優解決方案,就需集成最好最合適產品,那便不得不與自己的軟件業務打架。
對于金蝶國際換帥,有網友在微博上表示,金蝶之所以重金禮聘馮國華加盟,主要是看重其在IBM轉型期間的經驗和在咨詢服務方面操盤能力。但馮國華在金蝶雖然身居總裁,董事長徐少春卻未充分放權,導致馮更多的是充當一個“打手”的角色,有力難施。
在企業轉型的道路上,總會出現種種問題,此時便需引以為鑒,以防日后重蹈覆轍。金蝶國際將轉型的重擔過多寄托于外企高管的個人能力,有失偏頗;而外來者主導改革也必然會觸動很多老人的奶酪,產生抵觸,從而導致業績受到影響。
截至目前,包括SAP和Oracle在內,還未有軟件公司轉型服務企業成功。業內分析人士對此認為,IBM轉型成功只是個案,國內企業卻往往把個案理解為普遍真理,錯誤由此產生,即便徐少春重執帥印,金蝶國際在轉型之路上也難以復制柳傳志08年在聯想復出時的華麗轉身。
另據了解,馮國華在辭任金蝶所有職位后,金蝶將委任他擔任戰略顧問。同時,金蝶集團董事局主席徐少春將擔任公司總裁及子公司金蝶軟件CEO職位,任命即日生效。(覃靖)
推薦閱讀
易觀網啟用ieguan.com域名 此前曾遭強制斷網>>>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20203/28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