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花臺的巍巍青山旁有一處“人才谷”,這一“中國軟件谷”如今已吸納6萬軟件人才,儼然已成為一片人才高地。在2011年的區縣考核中,雨花臺區名列一等獎,其軟件產業的發展可謂一馬當先,閃耀全市。記者昨日就此采訪了該區負責人。
7個人中有1名軟件工程師
“心無旁騖地聚焦發展軟件及信息服務業,以此帶動全區其他產業發展,從而帶動全區經濟社會的發展。”南京市政府副市長、雨花臺區區委書記李侃楨表示,這是該區的發展路線圖,也是該區面對競爭的取勝之道。他介紹,回顧雨花臺的發展,從城市形態上看,雨花臺區從農村變為郊區,繼而成為城郊接合部,去年真正成為城區。產業結構上,也經歷了農業、工業為重、二三產并重,到前年底去年初提出以現代服務業為主導。李侃楨透露了一組數字,如今雨花臺區第三產業的比重占到了55%,二產為44.8%,農業比重僅占0.2%。
“從南京的市域版圖上看,雨花臺區是南京的地理中心,”曾從事規劃工作的李侃楨副市長說。而從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的發展中,雨花的確已成為南京的中心,記者了解到,去年一年南京軟件及信息服務業的產值為1520億元,而雨花臺區一區則貢獻了520億元,占到了三分之一強。軟件及信息服務業對該區GDP的貢獻率占到了24%,對財政收入貢獻率為27%。
雨花臺區張一新區長說,雨花臺區2010年軟件及信息服務業從業人員4.3萬人,去年一年新增1.7萬人,總數達到了6萬人。如今該區常住人口40萬人,這樣算來,該區至少7個人就有一名軟件工程師。而根據規劃,到2015年,該區將力爭吸引軟件人才40萬人,按這一人口規模,這等于再造一個“新雨花”。
2年打造宜居雨花新形象
盤點去年一年的發展,雨花臺區收獲了三個“國字號”重大機遇,這也是雨花未來發展的三大利好。李侃楨介紹,其一,南京打造中國第一軟件產業基地,進行了一谷兩園的布局,其中中國(南京)軟件谷落戶雨花。從產業規模上看,雨花的軟件產業就是要引領全省,控股“全市”。其二,是南京南站的開通,這大大縮短了軟件及信息服務業與世界溝通的距離,軟件業人才多是“拎包族”,一個人帶著一臺筆記本來去匆匆,便捷的對外交通讓雨花臺區加分不少。其三,位于雨花臺區的國家級數字出版基地獲批,這為該區文化產業的發展帶來勃勃生機。
李侃楨說,今年是雨花經濟社會發展的“建設提升年”。雨花臺區不光要做產業高地,同時要打造宜居城區,雨花臺區區長張一新在采訪中坦言,目前來看,城市功能配套的確是他們的一大短板,與高收入的軟件人才的需求還不匹配。接下來兩年,他們將重點做好城市功能提升。他介紹,在中國軟件谷的規劃中,專門有城市功能配套的內容。目前,該區布局了兩個大型城市綜合體,一個是40多萬平方米的明發商業廣場,一個是30萬平方米的德盈廣場,此外還有10多萬平方米的豐盛商會,也會配套相應的商貿休閑功能。“到6月份,你再到雨花來,就會發現面貌大不一樣。”張區長說,屆時這些大型商貿中心將陸續開業。雖然高端產業和人才的聚集,雨花臺區正成為新型的商務中心,隨之而來的是高端商貿服務業的跟進,一個新型的商貿中心將在軟件谷片區崛起。
推薦閱讀
工信部:今年重點實施寬帶上網提速>>>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南京雨花臺區每7個人就有1名軟件工程師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20208/291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