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推進智慧城市建設 2015年企業網速100兆家庭30兆 “智慧廣州”體系2020年基本形成
廣州市科技和信息化局副局長吳奇澤昨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廣州將用5年時間構建智慧城市的基本框架,成為“智慧廣東”建設示范城市,2020年,智慧廣州體系基本形成,城市智慧化程度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2015年網絡普及率
預計將達80%以上
吳奇澤說,“智慧廣州”最重要的是要圍繞市民需求,從市民的參與性和創造性方面實現市民“智慧”。
“首先,市民可隨時隨地享受到高速便捷、低價優質的網絡服務。2015年,廣州互聯網普及率將達到80%以上,企業平均接入帶寬網速達到100Mb/s,家庭平均接入帶寬網速達到30Mb/s,無線局域網接入點突破30萬個。90%以上的市民將通過網絡享受工作、生活、學習等服務。
在免費無線上網的覆蓋方面,去年12月底,廣州市41個重點區域實現免費無線上網。其中包括白云機場、火車站、廣州政務服務中心等公共場所和政府辦事大廳以及北京路、白云山等旅游景點和多家醫院。今年1月,又新增了31個重點交通站場WIFI服務的免費開放,服務時間將持續到今年3月31日。
吳奇澤說,廣州將加快實現免費無線上網在全市重點場所、重點區域、重點部位的全覆蓋,不斷降低市民寬帶上網成本。
九成多行政許可審批
實現全流程在線辦理
吳奇澤說,“智慧廣州”的建設還包括讓市民足不出戶就可以參與和辦理公共事務。“今后,市民可通過政府門戶網站、網絡問政平臺、社會保障卡、市民網頁等載體,以及電話熱線、自助終端、移動終端和數字電視終端等渠道參與公共事務,80%以上的成年居民和企業擁有個性化政府服務網頁,擁有相應的云存儲空間,90%以上行政許可審批事項實現全流程在線辦理。”
隨著“智慧廣州”的建設,市民出行將更快捷,就醫更方便,學習更輕松,飲食更放心。他說,智能交通系統及其信息服務將“無處不在,無所不有,所想所行”;社會保障一卡通將實現社會保障和公共服務一卡通行;居民健康檔案和電子病歷將跟蹤個人一生健康狀態,預約掛號和遠程醫療服務將有效緩解“看病難、看病貴”難題;智慧教育將整合共享全市優質教育信息資源,為市民提供公平的教育機會;食品安全溯源工程將使市民吃上“放心肉”,實現食品從 “農場”到“餐桌”的全流程監控。此外,通過智慧生活行動,智能家居、智能建筑、智慧社區等示范工程以及智能水網、智能環境等,將為市民營造智慧的生活環境和生態友好型的人居環境。
五個1示范工程建設啟動
一頁
市民網頁匯聚服務。目前已建成超過156.5萬個市民網頁,提供交通違章、社會保險、公積金、水費、電費、燃氣費、移動話費、電信話費等 8 大類民生信息訂閱服務,提供143項事項網上辦理、300余項事項辦事結果查詢、180多項辦事結果主動推送服務,并加緊推進在食品藥品、醫療、衛生、文化、住房、信貸等領域的應用。
一庫
城市海量信息資源庫匯聚信息。已建成包括自然人、企業法人在內的數據庫,接入45個政府部門,開展10個專題應用。目前已啟動城市海量信息資源庫前期規劃工作。平臺將匯集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公共服務以及城市設施和生態環境感知信息的城市海量信息資源庫。
一卡
社會保障市民卡匯聚服務。目前已發放160萬張,實現勞動保障、民政、衛生、交通、公積金、文化休閑等6個業務領域9項應用。目前正積極推進社會保障市民卡加載金融功能工作,實現社會保障卡、市民卡、銀行卡的三卡合一,已在越秀、海珠、番禺、天河等區啟動金融功能社會保障卡的申領受理。
一臺
城市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管理平臺匯聚應用。電子政務平臺現已支撐市政府門戶網站、社會保障卡、市民郵箱、市民網頁、數字證書、市民網上服務中心、企業網上辦事大廳等公共服務,并有望實現一次認證、一站通行。
一城
“一城”(天河智慧城)匯聚示范。天河區是廣州市的新城市中心,具有以CBD為基礎、以ITD(即信息技術圈)為依托的“雙圈”結構。智慧廣州的示范應用將在天河進行先行先試,再向全市推廣。廣州還將著力推進南沙智慧島、中新知識城智慧城市和北部山區鎮的智慧鄉村建設。
推薦閱讀
工信部今年重點實施寬帶上網提速工程>>>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廣州擬不斷降低市民寬帶上網成本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20209/293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