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訊】(記者 柳青)與前幾年的山寨手機泛濫不同,現在,國內的互聯網企業巨頭可個個都是手機大潮中的弄潮兒。
自從小米手機成為互聯網廠商涉足智能手機行業的首位“跨界者”后,有備而來的百度、阿里、盛大、騰訊等互聯網企業,紛紛加速進軍智能手機領域。
各大互聯網巨頭低價推出智能手機,意在短期內擴大智能手機的普及率,搶占市場先機,讓消費者形成對軟件平臺及產品的使用習慣,積累一批忠實用戶資源,而這種資源的積累將成為其核心競爭力的關鍵部分。中投顧問研究總監張硯霖指出,當前互聯網巨頭瞄準的都是中低端智能手機領域,并通過高配置低價的策略吸引用戶,這是因為中低端智能手機競爭者主要是國內手機廠商,而中高端競爭格局基本確定,因此中低端智能手機市場是有效的切入點。
于是我們看到,千元智能手機市場上,有不少是熟悉的互聯網面孔。
需要看到的是,互聯網廠商把來自老本行的活躍氣氛帶到了相對嚴肅的通信領域。例如喜歡采用饑餓營銷、事件營銷等方式。但就像一位業內人士所說的那樣,“現在大家都看到了前景,很多互聯網公司都加入進來,而效果則有待觀察。”
的確,從產業鏈的完整性上看,互聯網巨頭做手機值得一贊,因為這讓智能手機的價格繼續走低,但是它們的手機會吸引用戶嗎?為了淘寶買阿里手機,為了QQ買騰訊手機?這還真是個未知數,也是互聯網巨頭們會遇到的麻煩。
“不能否認,互聯網廠商在智能手機領域已經取得一定成功。但跨界手機由于剛剛興起沒多久,在產品線布局等方面的經驗較少,與傳統手機廠商相比,產品的穩定性依然存在質疑,”一位通信終端廠商高層管理人員表示。他認為,目前,跨界手機雖然通過低價策略獲取部分消費者的認可,但在品牌影響力、產能以及銷售渠道等方面,依然較為弱勢。就產品本身而言,其使用過程中的穩定性,也存在一定漏洞。
“當年,360和QQ為決一勝負,均‘挾用戶以制對方’,導致上億用戶在IM交流和電腦安全之間難以取舍。這只是PC界面的爭奪,試想,假如這種戰爭延伸到手機界面,用戶該如何應對?”一位長期從事手機行業研發的資深人士表示。
附圖:互聯網企業進軍智能手機一覽表
推薦閱讀
目前,中國移動方面正在調查該情況。媒體認為,雖然美國慣用政治手段,但“情報間諜”這個帽子實在太離譜,這是對中國企業的侮辱。估計,中國移動可能將面臨一場唇槍舌戰。 【IT商業新聞網訊】(記者 子山)據國外媒>>>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21229/100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