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訊】(記者 吳澤)據Asymco最新調查,今年一季度,蘋果公司一家就占去了全球手機行業73%的利潤,吸金能力令人咂舌;而按照市場份額計算的全球手機老大三星則占有了全球行業利潤的26%,兩個公司合計利潤占有全行業的99%,幾乎是全部利潤。
與此同時,HTC收支基本平衡,諾基亞、RIM、索尼、摩托羅拉移動和LG則處在虧損境地;仡欉z忘的輝煌盛世,蘋果首款iPhone上市前,諾基亞還一家獨占著市場60%以上的利潤,三星、RIM、索尼愛立信、LG、HTC等廠商也都能夠從市場中分到部分利潤,而短短幾年后,除了三星利潤份額得以擴大外,其他廠商都已經無法染指手機市場的利潤了。
此外,國產手機企業卻在另一條道路上狂奔,比如有生產價格越來越接近白菜價、地板價的智能手機;在比如某些互聯網企業投身其中,宣稱自己生產的智能手機將完全不要利潤。
分析來看,在國內,越來越多的新公司涌入智能手機制造領域,但目標幾乎都無一例外地瞄準中國廣闊的低端市場。據調查,某些國內手機企業成本與市場價格基本持平,有人稱銷售規模、軟件盈利才是大家的“長遠目光”;互聯網介入手機行業,免費模式做手機,純粹圖一個探索方向……各種目的,不一而評。
有業內分析師表示,其實目前國內手機市場,中端市場空間已經接近飽和,但高端和低端市場都有巨大的空間。不過,由于國產手機廠商受制于創新能力和專利權的缺乏,他們無意也無法與蘋果三星爭鋒,大多只能寄望于中國市場的廣闊及消費結構的低端,企圖挖掘那些低端市場。中國智能手機企業不敢也不能將希望寄托于研發創新,而總是寄托在龐大的市場盡量賺快錢,這不能不說是國產手機企業的可悲之處。
筆者認為,雖然企業有各自不同的戰略思考,然而在市場競爭中,企業追逐利潤無非是賺錢或者虧損。對于手機企業來說,道理異同。一味的圖謀另避蹊徑,如果降價、降價、持續降價到行業的整體萎靡不振,偶爾的幾條“黑馬”想要殺出一條血路或許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推薦閱讀
RIM今天宣布,它已與全球最大導航解決方案供應商TomTom達成協議,將在包括BlackBerryTraffic、BlackBerryMaps、BlackBerryLocateServices在內的黑莓應用中使用TomTom的實時交通服務。 據國外媒體報道,RIM今天宣布,>>>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受制于研發創新 國產手機廠商追規模棄利潤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21229/1003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