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小區就只有一家運營商?選擇網絡運營商不是我們的自由嗎,他們憑什么搞壟斷,一家獨大,通吃全區?”在廣州各大樓盤的業主論壇上,這樣的帖子總能頂置。眼下寬帶升級改造工程正在全國推進,廣州也早在去年下半年開始有所動作,就在公眾認為“提速降價”指日可待時,“最后一公里”的人為“壟斷戰”卻并未休止。
在今年廣州市“兩會”上,有人大代表對破除寬帶入戶遭壟斷之阻難題提出了建議,近日廣州市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廣州市科技和信息化局以及運營商聯合進行了答復。記者獨家獲悉,廣州市新近出臺《光纖到戶建設規范》,明確規定了新建住宅樓應預留至少兩家運營商的建設面積,但牽頭制定的部門坦言按照目前的行政體制,規范對開發商難有監管權,對運營商的違規行為亦難有處罰權。有運營商明確表示支持破除一家壟斷,但認為需要政府鼓勵和推動,不然“對所有運營商來說都是沒法做的虧本生意”。
我國《電信條例》明文規定,“電信用戶有權自主選擇使用依法開辦的各類電信業務”;電信業務經營者在其經營活動中,不得“以任何方式限制電信用戶選擇其他電信業務經營者依法開辦的電信服務”。然而有部門統計顯示,目前廣州未能自由選擇電信運營商的小區達到40個。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實際數字遠不止于此。
就廣州市民的寬帶業務選擇權現狀,記者分別在新建樓盤和舊有小區進行了調查。
新樓盤初裝入戶地產商捆綁駐地網
據了解,近年的普遍做法是,開發商在新樓建設的初期就引入運營商參與建設。某運營商銷售經理告訴記者,這可以稱為一個“談判和公關”的過程運營商向開發商爭取入場建設的資格,給予開發商一定的“施工配額費”,即一般意義上的入場費,有時還需要提前交納押金入場。
與此同時,雙方簽署排他性協議,由運營商全權負責建設并承擔施工費用,平均到每戶的建設費用約為1000元,有些開發商會向業主收取這筆初裝費。
運營商的前期投入,換來的是因獨家享有新建樓的客戶資源而獲得長期收益。 上一頁1 23456 下一頁
推薦閱讀
中國電信網絡發展部節能處工程管理處處長龔建中在演講中表示,“十一五”期間,中國電信互聯網規模增長9倍,C網容量增長5倍以上,但是能耗增長只增長了1倍,單位信息流量能耗下降50%。 4月19日消息,由通信產業報社舉>>>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小區寬帶升級物業搗亂 多頭管理難以問責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21229/1008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