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差錢嗎?對于A股市場上的眾多公司來說,答案顯然是否定的。穆迪半年前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除澳大利亞和日本外亞洲新興市場非金融公司共計持有約2300億美元現金,亞洲企業的平均現金儲備約為美國的兩倍,達到15億美元。這一點在高價發行導致超募現象尤為嚴重的A股也相當顯著。
但有錢就得分嗎?也不見得。美國就沒有強制分紅的政策,而且投資者大多希望這樣,因為狀況較好的公司可以將其利潤再投資、實現再增長,或用多余現金來回購股票,而不是將需要扣稅的紅利分配給投資者。世界上具有高盈利能力但不愛分紅的優質公司很多,eBay、戴爾、EMC公司都是如此。蘋果17年一毛不拔直到今年才開始分紅,但17年前持有該股的投資者并未因此而怨聲載道。現金儲量高達450億美元的谷歌一直是分紅的反對者,巴菲特的伯克希爾哈撒韋也不分紅,巴菲特認為與其把利潤拿來分紅不如享受越來越多的復利,試想如果伯克希爾哈撒韋股價能每年上漲30%,誰還會去糾結那些分紅?由此看來,純粹因為分紅去買一只股票是毫無意義的。
A股市場的監管層鼓勵分紅,其前提其實比較尷尬。強制分紅的邏輯,大概是“既然投資者沒有辦法從股價上漲中取得投資收益,那給投資者分點紅也能彌補一下損失”。而在這種前提下的分紅,與投資者希望投資上市公司而取得收益的想法顯然相去甚遠。而在這樣的背景下,更多公司擠牙膏式的象征性分紅,就更像是一種既迎合了監管層又娛樂了投資者的游戲,因為,如果僅僅為了那可憐兮兮的分紅率而投資該公司,投資者還不如把錢直接存銀行。
或許,監管層需要關注的,是如何建立一個真正具備投資功能的股票市場。
推薦閱讀
RIM周三在印度發布了“最廉價”的黑莓智能手機Curve9220,售價為10990印度盧比(約合210美元)。盡管如此,Curve9220的售價還是略高于Curve8520,后者是當前RIM在印度最暢銷的黑莓手機。 【IT商業新聞網訊】(記者 張>>>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蘋果17年一毛不拔為何投資者毫無怨言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21229/1008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