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運營商的平臺策略有不同的實現路徑。而所謂開放平臺或者能力開放,恐怕仍不過是一種“更高級的封閉”,目的都是為了形成新的控制力和競爭優勢。
隨著三大運營商開放平臺戰略陸續曝光,一場爭奪開發者的平臺之爭已經打響。
日前,中國電信天翼開放平臺正式上線。至此,加上中國移動以MM和飛信+為核心的開放平臺、中國聯通WO+開放體系,三大運營商開放平臺全部上線。
在“開放”的口號下,三大運營商的平臺策略有不同的實現路徑。業內專家指出,所謂開放平臺或者能力開放,并非新生事物,其本質不過是一種“更高級的封閉”,目的都是為了形成新的控制力和競爭優勢。
舊瓶裝新酒
一個普遍的觀念是,國內開放平臺首先從開放的互聯網公司興起,比如早期百度、騰訊,后又有人人網、淘寶網等加入,電信運營商不過是跟隨者。不過有業內專家告訴記者,電信運營商非但不是跟隨者,反而是國內首創者。
“運營商早期的SP/CP當時也被稱為創新式開放。運營商開放短信通道、彩信通道以及計費能力等供第三方開發者使用,第三方提供增值業務給消費者。”該專家表示,本質上和現在的開放概念并無不同,只是現在的開放平臺體系更為完善,內容更多樣,并且在移動互聯網的大勢下,運營商把開放平臺上升至戰略轉型的高度,這是最重要的區別。
據艾瑞公司數據顯示,2011年中國移動互聯網用戶達3.38億,預計2012年將達4.11億;中國移動互聯網市場規模達393.1億,預計今年年底達到976.2億元。
分析人士指出,國內移動互聯網市場正逐漸演變為基于開發者和消費者的雙邊市場,開發模式演變為快速實現創意產品并精確地將其推向目標受眾,從市場獲得反饋進而升級迭代。因此快速細分目標用戶、低成本有效推廣、精細化運營統計分析、完善的基礎開發支撐服務成為開發者最主要的四大需求。 上一頁1 23 下一頁
推薦閱讀
中國聯通研究院云計算總體組主任張云勇近日透露,中國聯通的云計算業務“沃云”將于5月27號啟動大規模公測和推廣。 中國聯通研究院云計算總體組主任張云勇近日透露,中國聯通的云計算業務沃云將于5月27號啟動大規模公>>>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三大運營商平臺策略:一種更高級的封閉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21229/1010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