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波是中興通訊的知識產權總監。在電子行業的知識產權領域工作的近12年里,他已經記不清究竟參與處理了多少起涉及中興通訊的知識產權訴訟案了。
“現在整個通訊產業硝煙彌漫,到處是戰爭。”他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新舊勢力更迭,新勢力遭遇舊勢力的強力阻擊,這是歷史規律,而我們身處其中。”
信息技術產業在知識產權領域陷入混戰的局面,舊勢力如諾基亞、愛立信、索尼等,不斷以領跑者自居,向后來者索要“買路錢”,而新勢力如中國的華為和中興通訊等,則不憚威脅,不斷沖破原有的藩籬。
新勢力擴張的最原始方式,就是盡一切可能擴大專利技術的持有量。
2012年3月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剛公布的2011年全球專利申請榜單上,中興通訊憑借2826件PCT國際專利一舉超越擁有2463件專利的日本松下,躍居全球企業國際專利申請量第一位。
但有意思的是,這足以拿出來對中國企業的創新能力大書特書的榜單,在王海波眼里卻有另一種解讀:對一個公司來說中長期投入產出的平衡永遠要考慮,而申請專利是要花錢的。全球化的專利布局,是為了經濟安全和經營考慮的。
“對于企業來說,我們不關心知識產權宏觀制度的社會化,在法律框架之內,知識產權無關道德,而是企業發展壯大的商業工具。”他說。
反訴第一戰
從3月開始,在深圳科技南路的中興研發樓里,知識產權項目經理的吳殿清終于可以恢復到準點上下班的工作狀態了。 上一頁1 2345 下一頁
推薦閱讀
一個蘋果使得中國電信市場格局去年發生了傾斜,市場老大中國移動倍感壓力。雖然中國移動凈利潤達到電信和聯通兩家總和的6倍,但三家公司在3G用戶方面的差距逐漸減>>>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21229/1013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