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綜合報道】(記者 張琳)小米手機資金鏈隨時可能出現斷裂。對此,雷軍也似乎覺察到了這個問題,近日,小米科技宣布獲得了新一輪融資,不過,高額的運營成本、供應鏈費用加上對手機產業理解力、控制力的淺顯把握,雷軍的這根“救命稻草”也恐難撐住多久。有人算了一筆帳,小米手機每年高額的人力成本加上產品硬件成本小米公司需要付出超過2個億,以目前小米融資情況來看,即將面臨資金斷裂。
小米公司成立于2010年4月,自稱是一家專注于高端智能手機自主研發的移動互聯網公司,由前Google、微軟、金山等公司的成員組建,目前已獲得兩批融資共4100萬美元(約2.58億元左右)。
小米科技創始人 雷軍
經過了1年4個月的準備,2011年8月中旬,小米手機正式對外發布,售價1999元。
按照小米自己提供的數據,起初預訂量超過了30萬臺,從10月20日開始小米向近30萬預定用戶發貨,中途由于泰國洪水,配件供應不足等問題,小米手機暫停發貨5天。恢復發貨后,11月19日之前,每天發貨不超過2000臺,從11月19日之后至11月29日,每日發貨5000臺,11月30日之后每日發貨8000臺,從12月5日開始每天發貨1.5萬臺,12月18日起開放購買。
12月18日凌晨,小米手機正式網售,開放3小時后小米貼出公告自稱10萬庫存已售罄。
暫且不說小米手機的營銷模式,一位知情人士向IT商業新聞網透露,截至目前按照小米公布的發貨量來看,共計出售了約30萬部,而實際真正到用戶手中的不足20萬部,每部按2000元價格計算,如果款都到的話小米收入在4億元左右。
從小米手機硬件成本上看,近期有媒體報道其拆解后物料成本不超過900元,雷軍在騰訊微博也斥責了這一說法。IT商業新聞網也從一位從事多年手機制造的業內人士了解到,從目前的小米配置來看,硬件成本應該在1300元到1500元之間,如果拋去硬件成本的話,以目前小米手機的銷量計算可得其毛利潤在1億到1.4億元之間,如果再算上產品服務、售后,物流配送等,其最終利潤不會低于1個億。
此外,在看人員成本上,2010年后半年,雷軍、林斌等絕大多數時間都在忙于招聘,并親自面試,甚至不惜雙倍薪水挖取人才,截至目前,小米公司約有200人左右,以研發居多。
據IT商業新聞網了解到其員工平均工資在2萬左右,這里并不包括雷軍苦心挖來的多位高管工資。以此計算,其人力成本一個月400萬元,一年約是4800萬元,加上高管等一年總人力成本接近1個億。
推薦閱讀
有跡象表明RIM正在步入Palm的后塵,最終走向滅亡,而公司高層也飽受質疑。RIM兩位CEO宣布該公司直到2012年年底之前,都不會有新的黑莓機型推出。看來RIM憑借基于新一代操作系統的智能手機收復失地希望渺茫。 【IT商業>>>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21229/102491.html